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發布日期:2025/09
【保母就業指南 目錄】(點擊連結立即閱讀)
第1章:認識居家保母工作:保母的優勢、薪水、發展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第2章:如何申請居家保母登記證?當保母資格、證照、所需文件、流程全教學
第3章:打造居家保母托育空間:實際案例帶你通過40項托育環境安全檢核
第4章:居家保母如何接案、找家長、簽約、收托規劃?托育前置準備與技巧
第5章:居家保母工作流程總覽:安全看視、洗澡、備餐、危機處理一次了解
以PDF檔閱讀整份指南(點擊下載)
過去在課堂、書本學習有關嬰幼兒照顧的知識與技巧都是「與孩子一對一、面對面」的照顧情境,練習用的假娃娃更是會百分之百配合你。
但,這與實戰進行照顧工作可是天差地遠,照顧工作包括事前準備、事後收拾,孩子更是活蹦亂跳、會哭鬧、會求關注、會使你不得不中斷工作。
新手上路,手忙腳亂是日常,但只要你遵循以下大原則,做足準備,多演練幾次,將可以更順利執行一整天的照顧工作。後段更進一步透過案例分享,讓你知道如何一次面對多位托兒且兼顧每一位孩子的安全。
「孩子在哪,你就在哪」的安全看視,是托育工作的首要原則,唯有你在孩子身邊看顧,一個眼神、一句言語、一個動作,才能實質避免危險發生。再者,你需要與孩子建立依附關係、給予安全感。切勿獨留孩子,更切勿仰賴監視器,或是認為有裝監視器就可以獨留孩子,監視器並不會在危機發生前,出手制止、預防事件發生。
請預先盤點照顧工作所需的物品,平常就放置收納於托兒主要活動空間,例如:在主要活動空間設置收納櫃,收納每一位幼兒的衣物、口水巾、毛巾、尿布、睡墊等等,避免替幼兒洗屁屁時,你要到臥室拿尿布、到陽台拿浴巾、到和室拿褲子。
照顧過程中,需要的用品不只一項,請都先準備好在手邊,以備不時之需。例如,替孩子餵奶時,你需要坐定位子,找到你與寶寶都舒服的姿勢,依個人習慣,你可能需要哺乳枕、墊靠腰部的枕頭;餵奶時,需要調製好奶溫度適中的奶瓶、紗布巾數條(喝奶、拍嗝或孩子容易溢奶的話更需要)
【NG作法】
餵奶餵到一半孩子溢奶,才發現忘記拿紗布巾。中斷餵奶,直接把嬰兒放在沙發上,進到臥室拿。此時,將孩子獨留在沙發上,曾有托兒就在這麼「一下下」墜落受傷。
幫托兒洗澡,洗到一半想到,忘記拿浴巾,離開浴室到陽台拿,孩子獨自在澡盆內,有溺水致死的風險。
當然,還是有照顧工作需要出入其他空間,例如:進廚房泡奶備餐、進浴室準備洗澡水等前置作業。此時,請將幼兒「個別」安放在安全的設備上,例如:嬰兒床、遊戲床、安撫椅、餐椅等待,給予暫時可吸引孩子的物品。孩子若年紀大一點,可安排需要花比較長時間適齡適性的靜態活動,例如:穿線遊戲、塗鴉、看繪本。
若空間與空間之間通透、視線可及最好,若無法,請將托兒連同安置設備拉靠近廚房門口、浴室門口,確保視線可及,落實安全看視。廚房跟浴室都是風險較高的地方,切勿讓幼兒獨自進出。
【NG作法】
保母上廁所時,把兩位皆為一歲多的幼兒放在同一張嬰兒床內,導致托兒互相抓傷。
保母到廚房備餐,讓不同年齡的托兒們在客廳自由活動,其中一位托兒突然大哭,臉頰撞傷,其他托兒無法清楚說明發生什麼事。
保母進廚房加熱副食品,托兒跟保母到廚房,保母沒注意到,放下加熱後的玻璃盒燙到托兒的手。
托育工作必須以照顧孩子為優先,不急的事情多半是清潔工作,例如,清潔用完餐的餐具、打掃用餐完的餐桌與地板、收拾盥洗後的髒衣物等等,這些工作事項請暫緩處理,盡量在托兒睡眠、或托兒離開托育地時再處理。
當然,若是托兒大小便、嘔吐等意外狀況弄髒環境,汙染空氣或有傳染之虞,請務必妥適安放好托兒後再開始清潔。
孩子醒著的時間,為了顧及孩子的動態,你的工作安排勢必會被切得很細碎,容易被中斷。托兒的午睡時間將會是一日作息中最完整的時段,此時絕對不是跟著孩子睡好睡滿一個下午,你可以稍微放鬆一下,把握安靜的片刻,書寫寶寶日誌、收拾午餐後的碗盤、整理環境、備下午的點心或後續的晚餐。請記得,在處理這些工作時,也需隨時留意托兒的睡眠狀況唷!
居家保母是一份正式、全職、專業的嬰幼兒照顧工作,雖然就在「家」工作,但不代表你可以像在家一樣輕鬆。試著想像,你在職場上工作不會做得事情,在托育時段也不該做,例如,在職場的工作時間,你不會講私人電話、滑手機追劇、外出買菜、倒垃圾、收掛號信、到其他樓層洗曬衣服等等,這些私人的事情、家務事,應該在托育時間以外再處理,並跟家人適當分工,不是因為你在家工作,就可以在工作時段順便做。
在托育關係中,保母與幼兒長時間相處,彼此是平等、尊重、相互合作的。當你在做每一項工作時,除了你在腦中反覆演練每一項流程之外,記得也要讓托兒們知道,目的是建立孩子在托育地的規律作息,以及幼兒對環境對照顧者的安全感。一旦孩子安定,保母跟幼兒更容易合作掌握,讓托育地的安排生活可以順利進行。
預告有很多種方法,不一定是語言,還可以透過聲音、語調、表情、燈光、音樂、手指搖等方式,所以即便是照顧嬰幼兒「預告」也很重要唷!例如:當你準備要到廚房泡奶時,可輕聲細語的說:「阿姨等等要去泡奶囉,等一下就可以喝囉」。準備午睡前,將客廳的燈轉暗、放輕音樂。準備用餐前可唱手指搖,帶領孩子收拾玩具、洗手預備用餐。
孩子還沒進到托育地之前,保母就開始工作囉,孩子離開後,保母也需要善後清潔整理,以下讓你了解保母一整天的照顧流程安排。
其中「備餐用餐」、「洗澡」這兩項照顧工作,需要花比較多時間,且在一對多的照顧情境下,托育人員需要技巧性的安排,確保每一位托兒的安全,因此會更詳盡的拆解「備餐用餐」、「洗澡」的照顧工作安排。
清潔環境、預備用品、打理好自己,準備迎接家長與孩子
清潔環境:你需要掃地、擦地
準備好托育工作所需的用品:主要是將昨晚的居家空間調整成早上迎接孩子的托育空間,你可能需要挪移家中的設備(例如:把餐椅、安撫椅擺放回客廳固定的位置)。如果你是前一天晚上清潔消毒用具,請將消毒鍋中的奶瓶、烘碗機中的餐具擺放好、裝好孩子的水杯
準備早餐:若孩子會在托育地用早餐,蒸饅頭、包子、地瓜、水煮蛋是最簡便的方式,若時間較充裕則可以炒蛋、煎蛋餅、切水果等等
準備午餐:保母通常會利用孩子還沒來之前,準備午餐所需的食材
通常保母不只收托一位孩子,為了顧及所有托兒們的安全,請與家長約定,將孩子送到托育地門口與你交接。
當托育地已經有托兒時,請務必記得,不能獨留孩子、或是暫時請家人看顧,而下樓接送其他托兒,孩子需要安全看視,避免風險發生。
白天家長送托後,通常是匆匆趕上班,你可以跟家長達成共識,前一天透過寶寶日誌或是LINE,交接孩子狀況;隔夜或早上有其他狀況,務必在交接時當面告知,以利接手照顧。建議確認的事項包括:
確認孩子的狀況:跟孩子互動,觀察身體外觀、表情,若發現臉上有傷痕、手腳有瘀青擦傷等,當場跟家長確認。若來不及當面詢問,建議盡早透過通訊軟體跟家長確認。
確認孩子當下的生理需求:早上起來是否換過尿布了?早餐的奶是否喝了?
測量體溫並記錄
確認寶寶日誌內容:尤其孩子感冒生病,需要有托藥單才能協助餵藥
確認並整理家長帶來的東西:有托藥單就必須確認核對家長帶的藥包藥水。天氣轉涼,家長可能替孩子多帶一件背心,或是托育地用品快不夠了,家長帶來的補給物品。
有保母就分享,早上家長送托後,沒有檢查到托兒下巴有一條長六公分的疤痕,直到中午跟孩子玩,我抱著他,孩子仰頭後我才發現。我立馬拍照給家長看,還跟家長視訊,我跟家長說:「不好意思,剛剛發現這個傷痕,早上的活動沒有發生碰撞,昨天也沒有觀察到,想跟媽媽確認。」家長才說:「啊~~昨天親戚的小孩來家裡玩,小孩們玩瘋了,撞到五斗櫃,讓保母擔心了。」如此確認,可以避免誤會。
準備副食品,對新手來說,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以快速、方便的料理,有助於你專注面對孩子,就算要進廚房準備也只需要加熱,謹記「顧小孩」是托育工作的重點,而不是「顧火」。
周末就可以做準備囉,工作包括:
提前規劃菜單,食材營養衛生、適齡適性
依菜單採買食材
食材買好後,有以下不同的準備方式:
新鮮現煮:周末、前一晚或早上處理食材、備料,當天做免顧火的微波或電鍋料理,常見的電鍋料理為:蒸洋蔥絞肉、蒸蛋(可加玉米、毛豆、鮭魚)、蒸蔬菜(玉米筍、紅蘿蔔、花椰菜等)、蒸全榖雜糧(地瓜、南瓜、馬鈴薯等)、炊飯、燉飯。
周末先煮好並冷凍:副食品冰磚、玉米排骨粥、炒飯、炊飯、義大利麵。要吃的當天早上退冰、中午加熱
免備料餐點:冷凍水餃、調理包
以上三種料理方式可交替安排,例如:星期一到星期三採用新鮮現煮、週四週五採用免備料餐點。
周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採買一周所需食材、規劃菜單 |
早上處理食材、料理,中午加熱5分鐘內完成 |
電鍋料理 |
水餃 |
中午通常是托育工作最容易手忙腳亂的時段,餐點預備工作很重要之外,同時也要建立托兒們的固定作息、用餐習慣,包括:這個時間要收玩具準備吃飯、飯前要洗手、吃飯前要坐餐椅等待、吃完飯要刷牙漱口後再下餐椅等等。預告流程,讓孩子有預期,並引導托兒們與你相互配合,知道這段時間你會短時間進到廚房,但還是會在他們附近,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固定時間預告幼兒:「等一下要吃飯了,我們要準備收拾玩具囉」讓托兒有心理準備結束手邊的活動並收拾玩具。
準備幼兒用餐所需的物品:擺放餐椅在固定的位置上,備好圍兜、濕紙巾、牙刷、水杯、水壺,放在一個大的盛裝容器,例如:塑膠籃。用餐時、用餐後可一次收拾,免去來回進出廚房。
帶領幼兒清潔雙手:帶領孩子輪流洗手,切勿讓托兒們獨自進到浴室洗手。
協助幼兒坐定位,並確認扣上餐椅的安全裝置:個別安放幼兒在餐椅上等待,再幼兒依年齡、個別需求調整
一歲以下幼兒,通常還在嬰兒床上午小睡
有分離焦慮或還沒辦法長時間等待的幼兒,請安排在最靠近你的位置,以利隨時互動,給予安全感
已建立一定的習慣且可穩定的幼兒,提供教玩具,讓他在餐椅上操作等待
進廚房準備(盡量控制在10-15分鐘):
進廚房速戰速決:依你的能力、備餐速度與孩子的穩定度調整,速戰速決是上策。
進廚房後,用眼神語言保有存在感:免顧火料理有助於你可以不時轉身看顧餐椅上的托兒們,與孩子眼神對視、對話互動,都有助於穩定孩子。若孩子正在玩車子,你可以跟她語言互動:「車子要載誰?」「車子要開去哪裡?」「喔~要開去101唷」。若遇比較躁動的孩子,哭鬧不止,請先中斷備餐,以安撫為優先,並加快備餐速度。
上菜:請將食物分裝、適度降溫後再上桌
收拾:一次將碗盤、廚餘、衛生紙收拾進容器裡,收進廚房,不必急著清潔
清潔口腔:用完餐後,孩子持續坐在餐椅上,協助或請幼兒刷牙漱口
協助托兒們下餐椅:所有收拾工作完成後,再讓托兒下餐椅,否則你忙著收拾,孩子們各自遊戲,容易發生意外。
以上備餐、用餐的作法,請視個別狀況(收托人數、空間配置)彈性調整。
【NG行為】
讓孩子們一窩蜂進到浴室洗手,孩子爭先恐後推擠,此時容易推傷撞傷
食物還沒分裝好,保母端上桌後繼續用剪刀剪碎餐點,孩子伸手進碗裡要拿食物,便剪到幼兒的手指。
保母將熱湯直接端上桌,分裝時,孩子急著伸手拿,此時容易燙傷
孩子自行上下餐椅、未確保餐椅的安全裝置,翻倒摔傷
未建立良好用餐習慣,追著孩子餵飯
保母們分享,孩子吃甚麼你就吃什麼,避免孩子之間比較,大家一起吃飯才好吃!若孩子尚未吃副食品,你可以準備微波或電鍋料理,守則一樣是,盡量縮短備餐的時間。
居家保母一定要提供托兒洗澡嗎?保母有各種做法,建議你,綜合考量自身的體力、能力、居家空間配置、照顧流程安排、收托兒童數、幼兒需求、家長需求等等再決定,提供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分享四位保母的做法如下:
洗澡 |
水洗屁屁 |
|
A |
O |
O |
B |
一歲以下提供 |
一歲以上提供 |
C |
X |
一歲以下提供 |
D |
X |
X |
如果你是新手,只帶一位托兒,評估自身能力足夠,提供洗澡服務,可增加自己的收托機會。收托人數逐步增加後,若執行上無法確保安全,請如實與家長溝通、彈性調整,千萬不要勉強。
只要有適度的安排,保母一打一可以提供洗澡,收托人數到三位、四位幼兒,一樣可以唷!訣竅在於「建立固定作息」、「做好準備工作」、「安排妥適每位托兒的位置」。
固定時間預告托兒:在固定時間替幼兒洗澡並提前預告:「等一下要輪流洗澡了,XX先洗,再來XX、再來XX。」讓托兒有心理準備。
替托兒洗澡前的準備工作:替孩子洗澡所需要的物品請事前準備好,並放到合適的地方,「一、項、都、不、能、忘、記」,洗澡過程中,獨留孩子在浴室很容易讓孩子處於風險之中。
建議新手保母,先寫一張洗澡準備清單,逐項確認,反覆熟悉流程。
洗澡需要用到的物品 放置地:浴室內 □澡盆、並放好洗澡水(先冷水再熱水,水龍頭務必再調回到冷水) □清潔用品(洗髮精、沐浴乳) □紗布巾 □浴巾 □汙衣袋 |
洗好澡後需要用到的物品 放置地:浴室內,或主要活動空間: □乾淨衣物 □尿布 □棉花棒 □乳液 □屁屁膏 |
協助個別幼兒在固定的位置:請掌握一個時段只替一位托兒洗澡的原則,替孩子洗澡時,你會短暫待在浴室,但你只有一雙眼睛,不可能同時看著所有托兒。為了確保托兒們的安全,請依托兒狀況安排個別的位置,有助於保障托兒的安全,也讓你的工作更順暢!保母夥伴們提醒,孩子平常看起來乖乖的,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行為,或是孩子們之間互動,未能掌控力道,就容易發生危險。
視托兒年齡、人數與狀況,安排在安全設備上的作法:
一歲以下:若孩子在睡覺,就安放在嬰兒床上
有分離焦慮、比較躁動、近期與其他托兒容易有衝突的托兒:安排托兒坐餐椅,直接拉到浴室門口,或離托育人員最近的地方,以利你隨時與托兒眼神對視、對話,提供托兒所需的安全感
穩定可自行操作教玩具的托兒:安排托兒坐餐椅於主要活動空間,可準備孩子喜愛的玩教具,拉長穩定的時間
備註:有保母會讓孩子直接坐在浴室門口等待,後來想想可能也不這麼安全,除非保母對孩子的掌握度很高,或是熟手保母,萬一孩子跑走,保母手上有洗澡的托兒,不可能把孩子拉住,還是會有危險。
進浴室替孩子洗澡(控制在10分鐘以內,熟練後可在5分鐘內完成)
當你要帶托兒進浴室時,請讓孩子們知道,這個時候要輪流等待洗澡,你可以說:「阿姨現在要帶xx進去洗澡囉,你們會等待對嗎?」
浴室與主要活動空間通透可見,再好不過了,請不時轉身望向浴室外的托兒們,與孩子們眼神對視、對話,讓托兒知道雖然你在浴室,但依舊會陪著他們,你也可以觀察孩子們正在做什麼、與他們持續來回對話,假設托兒在客廳拼圖等待,你可以問孩子:「xx,你在拼什麼拼圖?」就孩子的回答延續話題:「哇,是一隻大象啊,大象在做什麼呢?」「阿姨幫oo洗完澡後,你可以跟我分享完成的作品嗎?」
保母分享:洗澡時,我會讓孩子點歌,唱他們喜歡的歌,洗一個速戰速決五分鐘很快,大概是一首兒歌重複唱三、四次的時間,孩子們也會很開心
每一位保母的做法不太一樣,保母會考量托兒送托及回家時間、托兒的作息時間、托兒的狀況等,而有不同的安排。以下提供幾個範例,重要的是找到適合你、幼兒及家長的方式!
收托三位托兒(A:3個月、B:1歲6個月、C:2歲2個月),皆提供洗澡:善用不同年齡幼兒的睡眠時間,錯開時段洗澡。上午趁A小睡時,輪流幫B、C洗澡。中午午休,等B、C入睡後,再幫A洗
收托兩位托兒(A:8個月、B:1歲10個月),只替一歲以下幼兒洗澡:利用一打一的時段,幫托兒洗澡。A、B送托時間不一樣,A比較早送托,且通常早上睡醒後就被家長直接帶到保母家,所以一送托,保母就先替他洗澡
收托三位托兒(A:4個月、B:1歲11個月、C:2歲1個月),皆提供洗澡:保母喜歡將托兒們乾乾淨淨的讓家長接回家,分別在托兒回家前20分鐘洗澡,A、B、C回家的時間各間隔一個小時,洗澡時間控制在5分鐘。保母衡量一歲跟兩歲的托兒可穩定坐著等待,所以替A洗澡時,請B跟C挑一樣他們喜歡的玩具,坐在浴室門口等待。保母若發現B跟C有些躁動時,會不斷用言語跟他們對話。A回家,要替B洗澡時,同樣請C挑一樣他喜歡的玩具,坐在浴室門口等待。
收托四位托兒(A:8個月、B:1歲、C:2歲6個月、C:2歲9個月),皆提供洗澡:統一在中午用完餐後洗澡,從年齡最小的洗到最大的。考量兩歲以上托兒可安穩在桌椅上操作教玩具,最小的托兒比較躁動,洗完澡較容易安撫入睡,
【NG行為】
將所有托兒一起帶進浴室洗澡,浴室其實有很多孩子平常玩不到的東西,例如:衛生紙、馬桶蓋、馬桶裡的水、浴缸,孩子若失控,很容易導致意外發生。
保母帶一位托兒進浴室洗澡,未適當各自安放托兒,任由托兒們在客廳自由活動,容易因為搶玩具,而導致衝突受傷。
清潔工作:清洗備餐、用餐使用到的廚具、餐具;主要活動空間掃地拖地;清潔上午替孩子洗澡的浴室。
紀錄寶寶日誌。
準備下午點心(蒸包子、饅頭、切水果,提前製作好甜點,例如綠豆湯、白木耳湯、布丁等等)。
簡單休息(在隨時可看顧孩子的地方)。
確認完成寶寶日誌的紀錄。
檢查幼兒身體,若在托育地活動有受傷擦傷,交接時向家長說明狀況及處理方式。
確認要帶回家的物品(主要是髒掉的衣物、圍兜兜、奶嘴等),周五則還會請家長帶回浴巾、被單、枕頭、睡墊等等。
為了顧及所有幼兒的安全,請家長到托育地門口接回孩子。切勿為了交接一位孩子而獨留其他托兒在托育地,或暫時將托兒們交給家人暫時看顧。
托兒們多半是陸續由家長各自接回,交接時避免與家長天南地北的聊天,而忘記顧及其他托兒的安全。
延托規則請在與家長簽約時就談好,避免後續爭議或雙方不愉快。簽約時記得與家長討論,可否允許延托?延托費用計算方式?延托時數紀錄在寶寶日誌上或另外建置表單?結算方式是當日結清或是以月結清等等。保母也有下班後的生活與安排,相互尊重才能合作長久。
清潔、盤點日常用品、準備隔天的活動、備餐:
每日:清潔餐具、水杯、奶瓶、有咬到的玩具、常用的玩具、掃地、拖地。
周末:清潔消毒玩具、紫外線消毒。
確認照顧幼兒所需的各項物品是否充足,不夠的話提醒家長帶(奶粉、尿布、衣物、圍兜兜)。
構思隔天要進行的活動,準備好所需教玩具、材料。
不少人好奇,保母一人在家工作,同時照顧多位幼兒,萬一有緊急突發事件,例如,幼兒意外受傷、幼兒身體不適,該如何處理?
以下告訴你,平常的準備工作、定期參加專業訓練、於托育地實際演練,做好這三件事,相信遇到緊急突發狀況時,你可以好好面對!
盤點周遭可用的資源並建立網絡:同住家人、社區鄰里、警衛、大樓管理員、社區鄰近保母、托兒家長、居家托育服務中心都是你遇到緊急狀況時,可善用的人力資源網絡。建議平日就可以帶幼兒認識社區中的人並建立關係,緊急需要時,對孩子來說就不會是陌生人,而是可以依賴的救援。
與家長簽托育契約時,請家長填寫「幼兒健康狀況調查表(公版契約中的附件三)」、「兒童資料卡」並隨幼兒狀況定期更新。尤其當孩子在吃副食品的試敏階段、在成長過程中發現的過敏症狀、藥物過敏,保母與家長務必確實交接並記錄。
請將每一位托兒的家長姓名、聯絡電話書寫在紙張上並張貼在托育地明顯處,緊急狀況發生時,可以節省翻找、滑手機通訊錄、滑LINE對話框的時間。
確認家中有正常繳費、可正常使用的「室內電話」或「4G以上手機」確保緊急電話能撥出。(3G手機於2024年6月30日起,已無法正常撥打119、110等緊急電話。若您是3G訊號,請洽附近通訊行尋求升級。)
依「居家式托育服務提供者登記及管理辦法」規定,托育人員每年至少接受十八小時之在職訓練。每二年所接受之在職訓練,應包括八小時以上之基本救命術。這些課程都是免費的,請務必參訓、持續更新緊急救護的相關知識,並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進行實際演練操作。
另外,參與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辦理的協力圈活動也很有幫助唷!協力圈活動不僅可以認識更多托育同儕,若中心辦理緊急事件處理的案例研討也有助於你跟同儕面對面討論、交換處理的經驗。
依據「內政部消防署消防救護車使用指南」,針對未滿15歲的兒少,若有痙攣、劇烈咳嗽、呼吸急促、意識不清、手腳僵硬等狀況(如下圖所示),請直接撥打119,避免延誤就醫。
救護車上配有緊急救護技術員,技術員經過專業訓練,能提供初步病
情判斷,穩定傷勢,避免幼兒二次傷害,以及選擇適當就近的急救責
任醫院。這是一般人沒有的專業!
建議你先閱讀下表的流程,看完後,想一想,依照你的收托人數、托兒年齡、家中可協力的夥伴,決定你的處理流程。最後,找時間實際操作、走過這些流程,切實口述並模擬處理流程的各項動作,會讓你更熟悉唷!
緊急事件處理流程 |
思考的方向 |
托育人員口述並模擬動作 |
|
1 |
穩定情緒 確認現場安全 |
你收托幾位孩子?請假設其中一位托兒有狀況需要叫119緊急送醫。當你要處理該位受傷托兒時,如何各自安放其他托兒? |
我收托3位幼兒,假設受傷的是2歲半的托兒,我會先將8個月的抱進嬰兒床、1歲的放進遊戲圍欄內。 |
2 |
打119叫救護車 |
請描述並模擬如何撥打電話叫救護車。 |
拿手機,打119並開擴音,求救用語: 1.我需要救護車送醫院 2.我這裡是:___(托育地地址與附近明顯的地標或店家) 3.孩子___歲,狀況是:___ |
3 |
以擴音方式持續通話,聽從救護人員指示進行傷病處理 |
手機開擴音,以利聽從醫護人員指示進行急救。 |
|
4 |
救護人員到場與救護人員接交托兒狀況 |
請描述你如何跟救護人員交接托兒狀況。 |
1.向救護人員說明托兒剛剛發生甚麼事情____ 2.我做了哪些處理___ 3.提供托兒資料卡或托兒健康狀況表,讓救護人員知道托兒有無特殊狀況(病史、過敏等症狀) |
5 |
判斷要不要陪同幼兒上救護車 |
與救護人員協調是否需要陪同幼兒上救護車。若只照顧一位托兒,在救護人員同意的情況陪同上車沒有問題。若托育地尚有其他托兒需看顧,則需和救護人員多確認,托育地是否有其他同住家人可協助看顧?或是先留在托育地,待家長、居托中心、其他托育人員來協助看顧其他托兒後,再前往醫院。 請事先備妥「兒童資料卡」(或其他有記載幼兒身體狀況的資料)以備能將此資料交給救護人員,以利掌握托兒身體狀況。 |
|
6 |
打電話給受傷幼兒的家長 |
請你實際找尋到家長電話,直接致電給家長,而非傳訊息 |
打給受傷托兒的家長,說明狀況 1.托兒發生甚麼事情______,我已經打119進行急救,先讓孩子上救護車 2.我等等通知其他托兒家長,請家長接回孩子後,我就會到醫院 3.與家長相約醫院見面 |
7 |
打電話給其他托兒的家長 |
請你實際找尋到家長電話,直接致電給家長,而非傳訊息 |
再打給其他托兒的家長,說明狀況 1.有托兒發生意外,我已經打119進行急救,先讓孩子上救護車 2.請家長盡速到托育地接回自己的孩子,以利我到醫院處理後續事情 |
8 |
打電話向居家托育服務中心通報 |
請你實際找尋到居家托育服務中心電話,直接致電給中心,而非傳訊息 |
打給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說明狀況,如有需求,請訪視員到場支援 |
【NG行為】
孩子遇緊急狀況,緊張到不敢打119,轉而致電家長,請家長到托育地自行處理,因而導致延誤就醫。
自行叫計程車送孩子就醫,第一時間未適當處置,造成孩子二度傷害。
請同住家人開車,一起帶孩子就醫,到急診後,醫院判斷該狀況無法收治,需要再轉院,因而延誤就醫。
跟受傷托兒一起上救護車,獨留另外兩位托兒在托育地等待。
【保母就業指南 目錄】(點擊連結立即閱讀)
第1章:認識居家保母工作:保母的優勢、薪水、發展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第2章:如何申請居家保母登記證?當保母資格、證照、所需文件、流程全教學
第3章:打造居家保母托育空間:實際案例帶你通過40項托育環境安全檢核
第4章:居家保母如何接案、找家長、簽約、收托規劃?托育前置準備與技巧
第5章:居家保母工作流程總覽:安全看視、洗澡、備餐、危機處理一次了解
以PDF檔閱讀整份指南(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