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發布日期:2025/09
【保母就業指南 目錄】(點擊連結立即閱讀)
第1章:認識居家保母工作:保母的優勢、薪水、發展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第2章:如何申請居家保母登記證?當保母資格、證照、所需文件、流程全教學
第3章:打造居家保母托育空間:實際案例帶你通過40項托育環境安全檢核
第4章:居家保母如何接案、找家長、簽約、收托規劃?托育前置準備與技巧
第5章:居家保母工作流程總覽:安全看視、洗澡、備餐、危機處理一次了解
以PDF檔閱讀整份指南(點擊下載)
「聽說當保母,家裡要規劃遊戲區、睡眠區、用餐區什麼的,我家太小,空間不夠用啦!」
「托嬰中心裝潢的這麼漂亮,我家簡陋、東西又多,不可能通過什麼安全檢查啦!」
請別這麼想,將家裡打造成托育空間,跟著我們,其實沒有這麼難!
居家保母通常在「住家」從事托育工作,一般的住家環境並不一定對孩子友善,所以如何「改造」非常重要。
對孩子來說,環境必須安全,並配合嬰幼兒發展所需(孩子會從躺著、趴著、爬、發展到扶站、走、甚至跑跳),應創造一個沒有「那個不能碰」的安全環境。
對保母來說,環境必須讓你實踐安全的照顧行為,盡量安排成不用進出往返不同空間,孩子在哪你就在哪,不獨留孩子,不背對孩子,順暢地進行各項照顧工作。
所以,打造托育環境前,建議你先想想一整天的工作流程安排:
家長帶孩子踏進你家門口後,你規劃讓孩子在哪裡洗手?在哪裡喝奶、吃早餐?在哪裡睡覺?在哪裡遊戲?在哪裡洗澡?
當你要泡奶、準備副食品、替孩子洗澡、自己想要上廁所時,你人會在哪裡?如何確保還沒有自理能力、還未建立生活常規的孩子們的安全?
假如你住透天厝,廚房在一樓、客廳在二樓、臥室在三樓,建議將托育工作集中在同一層樓,會是最安全、最合適的作法。
你可以這樣做:選定二樓成為托育工作,改用電鍋料理,備餐及用餐移到二樓客廳。客廳放置嬰兒床,孩子的睡眠區域就在二樓。這麼一來,避免備餐時,視線離開孩子;避免抱著孩子上下樓移動。
保母通常將「客廳」作為托育主要空間,因為客廳相較於其他的居家空間大,且銜接廚房、浴室等其他區域。 但,還是會有人擔心客廳太小,不過其實只要將客廳的家具適度擺放,將雜物或危險物品斷捨離或適當收納,即可撐出大空間!
你可以這樣做:
將大型家具,沙發、茶几、鞋櫃靠牆擺設,最大化活動空間。
撤掉收納架、立地穿衣鏡、摺疊桌等較不穩固的家具:當孩子學爬、學走階段需要扶站,容易傾倒;孩子遊戲時撞到,使之傾倒,更會被壓傷。建議撤換掉,或確保家具穩固、不易移動,一來撐出空間,二來提高安全性。
居家生活多半採「分區活動」,吃飯在餐廳、活動遊戲在客廳、看書寫作業到書房、睡覺到房間。托育工作則是「一廳多用:一個客廳,多重用途」,以利保母落實安全看視,以下舉例。
客廳是睡眠區:客廳平日擺放嬰兒床,午睡時鋪設睡墊。嬰幼兒安排在專屬的嬰兒床,小睡時保母可以兼顧幼兒睡眠與其他托兒們的活動。提醒你,嬰兒應於堅固、平坦表面的設備上仰睡,安撫椅、遊戲床、搖椅、推車有傾斜角度、支撐力不足、甚至有翻覆或窒息風險,皆不適合作為嬰兒長時間睡眠的設備。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則在地墊上鋪睡墊、被毯作為睡眠空間。
客廳是用餐區:將桌椅、餐椅擺出,客廳即是用餐空間。
客廳是活動區:原先的桌椅、餐椅在活動時間即可轉為操作教玩具的設備,另外客廳也可常設放置教具櫃、書櫃,擺放適齡適性的教玩具與圖書,讓孩子自由拿取。
一開始有提及,規劃居家托育空間時,你需要想像從事各項工作的動線,例如:當你要備餐、替幼兒洗澡清潔、解決自己生理需求時,你會需要進出廚房或浴室,如何做到「你在哪裡,孩子就在哪裡」?
你可以這樣做:
客廳與廚房、浴室彼此緊鄰,一望可即:假如你家為開放式廚房、廚房為半牆、或廚房有裝設玻璃門,你短暫待在廚房,即可看到在客廳活動的孩子,確保孩子的活動與安全。
客廳與廚房、浴室空間不通透或不相鄰:居家硬體無法改變沒關係,適切的照顧安排即可補足。請把孩子安置在合適的設備,例如:讓孩子坐在安撫椅、放入遊戲床,將其一併移動到廚房或浴室門口,同樣可以做到安全看視。
事前準備工作:先拿好換洗衣物、尿布、毛巾浴巾、乳液等,避免中途離開浴室拿取,獨留兒童於浴室。
托育工作當下(替托兒洗澡或準備副食品):依年齡安置好所有托兒在穩固、安全的設備上或固定範圍裡。
事後收拾工作:等托兒午休或托兒回家後,再進行收拾的工作,例如:收拾髒衣物、清洗碗盤、清洗浴室等。
托育工作所需的設施設備琳瑯滿目,不知道如何挑選,更擔心花到冤枉錢。投資好的工具與設備,讓居家托育工作做的長長久久,以下幾項必備用品,值得你優先建置:
地墊(40項環境安全必備):建議購買有安全標章的地墊,確保無毒無味,居家空間鋪設地墊有以下兩種作法:
巧拼:巧拼基本上至少要有一公分,也有保母會選擇兩公分以上,加厚可降低腳步聲干擾、提高幼兒摔倒時的緩衝。但,巧拼每天踩踏、幼兒若吐或啃咬,髒東西容易卡在接縫裡,一一拆除清理較費工。
巧拼+其他地墊:巧拼之上再加鋪一層其他整卷式的地墊(例:木紋地墊、爬行墊、舒柔墊、遊戲墊等)可以增加厚度,也更方便清潔,擦拭即可。
防撞條(40項環境安全必備):若有尖角銳邊或牆角,孩子學爬、學走、遊戲時,碰撞到容易受傷,需用防撞條包覆邊角,提升安全性。若你家的沙發有高度,千萬別忽略沙發角以及沙發底座的邊框,孩子爬行時的高度很低,若鑽爬到沙發底下,碰撞到也容易受傷。
嬰兒床:新生兒多半的時間在睡覺,請選購有「商品檢驗標識」的嬰兒床(依法嬰兒床為必須經商品檢驗之品項),並留意欄杆間隔是否小於6公分,讓孩子有獨立、安全的睡眠空間最重要,當送托家長參觀托育環境時也能留下好印象。
安撫椅:安撫椅功能多元,可以哄睡、安撫,一來比嬰兒床好移動,若你要進廚房、浴室時,可以拉靠近你的位置,二來提供孩子安全感,餵完奶可以斜躺休息。不過要注意的是,有傾斜角度的安撫椅不適合作為睡眠空間使用,會有窒息疑慮,孩子需在平坦、堅實處睡眠。
餐椅:約6個月大的孩子開始會坐、學自主進食,選擇安全、耐重穩固的餐椅,避免傾斜翻到,有利於建立幼兒良好的用餐習慣。當你需要短暫如廁、進廚房備餐、帶其他托兒進浴室洗澡時,也可以讓孩子暫時在餐椅上玩。
奶瓶消毒鍋:奶瓶消毒鍋有分為蒸氣式與紫外線,建議與家長確認彼此產品材質、清洗與保存方式,避免後續爭議。
定溫熱水瓶:定溫熱水瓶有助於你直接使用正確的溫度泡奶。
溫奶器:談合作時與家長確認,若需要瓶餵母奶,溫奶器是必備的用品。
為維持托育地的空氣品質、濕度、清潔程度,你可以再添購合適居家環境的酒精噴霧器、紫外線殺菌燈、空氣清淨機、除濕機等等。
登記成為在宅居家托育人員的流程之一是「托育環境實地審查」,當你提交登記證申請至所在區域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訪視輔導員會到家中進行實地審查,一一確認居家托育空間是否符合「40項托育服務環境安全檢核」,實地審查通過後中心才會將您的申請資料送到社會局處核發服務登記證書。
因此,進入改造細節時,請務必參考「托育服務環境安全檢核使用手冊」,手冊列出各項檢核項目,例如:住家的門、窗、地板、消防設備等,提供詳盡的文字說明跟圖文範例,引導你打造安全的托育環境。詳情可參考衛福部社家署網站的「托育服務環境安全檢核使用手冊」。
將家的空間區分成幾個區域,包括:孩子每天早晚都會經過的「接送出入口」;孩子吃飯、睡覺、活動的「主要活動空間」;托育人員料理備餐的「廚房」;沐浴清潔的「浴室」;對孩子來說容易發生危險的「陽台」,區分介紹改造前、調整作法、對應指標、改造後的樣貌。
改造前:
改造後:
撤除穿衣鏡、與不穩固的簍空的鐵架櫃(指標18:傢俱及家飾(如雕塑品、花瓶、壁掛物、水族箱等)平穩牢固,不易滑動或翻倒。)
牆上傘架掛勾有稜角的拆掉。木頭櫃子(鞋櫃)靠牆放,加防撞條(指標19:傢具無凸角或銳利邊緣,或已做安全處理。)
張貼緊急電話連絡表(指標39:緊急聯絡電話表及緊急逃生路線圖置於固定明顯處。)
改造前:
改造後:
添購85公分以上柵欄,圍出餐桌與主要活動空間 (指標3:浴室門、廚房門設有安全防護欄或隨時緊閉。)
鋪設軟墊,將主要活動區(客廳)到浴室門口及臥室門口鋪滿(指標9:收托兒活動範圍內地板平坦,並鋪設防滑防撞軟墊。)
廚房前的折疊桌、垃圾桶撤掉 (指標21:摺疊桌放置在收托兒無法接觸到的地方。)
放衛生紙、清潔用品的收納架、電風扇撤掉 (指標18:傢俱及家飾(如雕塑品、花瓶、壁掛物、水族箱等)平穩牢固,不易滑動或翻倒。)
添購餵食椅,合室的三層櫃,裝防撞條,移到主要活動空間作玩教具櫃。主臥室門口旁、廚房前的牆貼防撞條,至少110公分高(指標19:傢具無凸角或銳利邊緣,或已做安全處理。)
添購嬰兒床 (指標35:收托兒睡床外觀無掉漆、剝落、生鏽、鬆動等狀況。指標36:收托兒睡床有穩固的防跌落措施,邊緣及圍欄做圓角處理,若有柵欄間隙小於6公分。指標37:收托兒睡床之附屬配件或自行加裝之附件穩固。)
進入主臥室、和室的門口,加裝防反鎖裝置 (指標2:所有室內門備有防反鎖裝置或鑰匙。)
添購插座蓋、插座保護套 (指標25:插座置高於110公分以上,或隱蔽於傢具後方、使用安全防護(例如加裝安全護蓋)等方式讓收托兒童無法碰觸。)
改造前:
改造後:
廚房門口裝柵欄(指標3:浴室門、廚房門設有安全防護欄或隨時緊閉。)
滅火器置於成人易取得,收托兒無法碰觸的地方。 (指標30:滅火器置於成人易取得,收托兒無法碰觸的地方。)
冰箱、櫥櫃門加裝收托兒不易開啟之裝置。 (指標20:櫥櫃門加裝收托兒不易開啟之裝置)
改造前:
改造後:
添購止滑貼,貼於磁磚上 (指標38:浴室地板及浴缸內有防滑措施。)
浴室門口的門檻內側、外側皆須貼防撞條 (指標19:傢具無凸角或銳利邊緣,或已做安全處理。)
改造前:
改造後:
加裝熱水器的強制排氣 (指標28:燃氣熱水器裝設在室外或通風良好處;燃氣熱水器裝設於室內或陽台加蓋等空氣不流通處所,應使用強制排氣式熱水器。)
指標6:確認陽台有堅固不易攀爬之圍欄(圍牆)且高度不得小於110公分,十層樓以上不得小於120公分,底部與地面間隔低於15公分。
指標7:陽台不可有供攀爬的橫式欄杆,且欄杆間隔需小於6公分或有避免鑽爬裝置。
指標8:陽台未放置可供孩童攀爬的傢俱、玩具、花盆等雜物。
很多人擔心居家改造費用是一筆沉重的負擔,這個案例到底花了多少錢呢?讓我們一一告訴你!
本次改造共計花費43,796元,由於本案住家的熱水器並非強制排氣式熱水器,若扣掉重新裝設的熱水器(含瓦斯調整器)19,000元,改造共計花費24,796元。
採購的設施設備中,價格需要到千元以上的單品並不多,但都是必須品,更是托育工作不可忽略的安全措施,所以,為了讓托育工作做的平平安安、長長久久,值得你好好投資! 本次採購清單如下。
巧拼地墊|7,112元
本案共鋪設了客廳跟廚房,約22平方公尺(約6.67坪),選擇2cm的巧拼,鋪設時再自行裁切,例如,有些部分需要2.4片巧拼,裁切下來的0.6片可以補在角落,這樣就省下一片巧拼的錢。
嬰兒床|4,200元
兒童門欄(區隔客廳)|3,836元
浴室防滑貼片|2,542元
本案的浴室約2.76平方公尺(約0.835坪),選擇材質較好的防滑貼片,但由於尺寸並不符合家中磁磚,所以DIY將透明防滑貼,每片裁切成四塊正方形+自行剪圓角,每塊磁磚貼4小片防滑貼。
瓦斯調整器|1,500元
伸縮安全門欄(廚房用)|1,392元
小寶寶餐椅|1,080元
L型安全護條|855元
滅火器10型|800元
防撞泡棉|719元
瓦斯偵測器|700元
防水超強雙面膠帶|509元
火災警報器|500元
冷熱敷墊|140元
插頭電線收納器|120元
喇叭鎖安全護蓋|89元
透明泡棉雙面膠帶|72元
強力膠|62元
電線固定座|45元
紙膠帶|23元
小提醒,除了上述這些關於「安全」的基本配備,「依照孩子年齡發展,定期添購教玩具,或是自製教玩具」也是你經營托育工作的重要的投資,目的是給孩子帶來各種刺激與學習,也是為自己的專業投資。
改造後,家裡變得更舒適、更安全,心理也準備好踏上居家托育工作!你會發現,將家裡打造成政府核可的托育空間:
連住家的安全性都一併提升,包括環境檢核要求的,滅火器、瓦斯偵測器、火災警報器、熱水器強制排煙、急救箱等設備。
連住家的舒適程度都一併提升,撤掉不必要的家具,讓空間更寬敞;鋪設地墊,或坐或躺都舒服。
改造居家環境,迎來的是生活上的舒適、心情上的成就感,不只安定自己就業的心,也讓自己更有勇氣踏上居家托育。
與家人通力合作打造托育地,更是一起做好「未來家裡將會迎接孩子們,在這裡長大唷」的心理準備。
保母就分享:
「改造後,家裡變得更寬敞更舒適了,地墊鋪起來很好看,踩起來也很舒服,可以席地而坐,躺著也很舒服」
「改造後,對於要踏上專業保母的更踏實,住家的安全性也提升!」
「親朋好友看到環境改造後,都覺得很棒,被全新改造成很舒適的模樣!」
【保母就業指南 目錄】(點擊連結立即閱讀)
第1章:認識居家保母工作:保母的優勢、薪水、發展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第2章:如何申請居家保母登記證?當保母資格、證照、所需文件、流程全教學
第3章:打造居家保母托育空間:實際案例帶你通過40項托育環境安全檢核
第4章:居家保母如何接案、找家長、簽約、收托規劃?托育前置準備與技巧
第5章:居家保母工作流程總覽:安全看視、洗澡、備餐、危機處理一次了解
以PDF檔閱讀整份指南(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