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一位老師要面對十五位孩子的情緒! 怎麼可能?

作者: 
余佳蔚(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幼兒園部研發專員)

 

高鐵行駛南國的路上,河岸旁綿延幾公里的黃花風鈴木迎風搖曳,呢喃著花語「再回來的幸福」。儘管冬天樹枝形孤影隻佇立在冷風凌厲中,然而春天的溫暖、夏天的雨水、秋天的陽光滋潤養分,枝葉再次茂盛生長,盛開燦爛的花朵,彷彿訴說著因為被愛護,才有餘力去愛人。就像幼兒園老師,有了周圍人的支持與滋養,才有能力去愛每位孩子。

婉如基金會的夥伴搭建了照顧協力的支持網絡與氛圍。這次我南下入園,恰巧掀開了這 一組網絡運作的秘密。 
 

老師也是人,也會有情緒,更何況一 位老師要帶十五位孩子

「琪琪,學習區時間要結束囉,請妳收拾玩具囉。」

「鼻要……哇!哇!哇!」

3歲的琪琪剛進幼兒園,還無法適應學校的生活,學習時間結束時不捨哭泣,還雙手揮舞作勢要打同學,讓香香老師急忙安撫琪琪。教室裡的29位幼兒,頓時由另一位搭班老師肩負照顧責任,這對兩位老師來說,都是艱難的挑戰。

「鼻要……」琪琪口語表達不清楚,沒有人聽得懂她想說的話。眼見都沒有人能理解,她開始尖叫、跺腳、甚至用身體撞牆壁。害怕琪琪會受傷,香香老師急忙用自己的身體護著她,琪琪卻是哭得更大聲。

園長想幫忙被香香婉拒,於是在不傷害孩子的前提下,夥伴們有默契地在旁陪伴,尊重老師先以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擔心孩子換其他照顧者,會有更多的情緒,也擔憂主管會質疑我的能力,因為有好多的憂慮,所以想自己來。但是嘗試很多方法,都沒有辦法讓琪琪平靜下來,真的好無力。」香香老師事後回憶道。

「老師妳先休息,我們輪流陪伴孩子吧!」約莫20分鐘後,督導感受到老師的無助,決定介入處理。督導觀察琪琪好像不願與人有肢體接觸,索性讓她與大家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仍不時輕聲喚著:「我們在這裡,我們想幫助你」,讓她感受所有人的善意。琪琪情緒漸漸緩和,終於說出:「被被」,眾人才知道她需要安撫棉被。 事後香香懷著忐忑的心情與督導會談,沒想到督導開口的第一句話卻讓她紅了眼眶:「在照顧孩子前,請妳一定要先照顧好自 己。」香香感受到主管不是上對下的從屬關係,而是彼此平等關懷的合作夥伴。

不是較勁誰會教孩子,而是接住照顧過程中每個人的需求

當日園區召開會議,督導們引導香香與搭班老師提出自己的困境。老師們表達,因為琪琪爸媽還不熟悉老師,不太願意講述照顧孩子的情形。所以老師不清楚孩子習性,師生間還在磨合。

「孩子需要大家一起照顧,有困難就一起 面對。」「我們多跟琪琪爸媽話家常,建立信任關係後,再來討論琪琪的情況。」 夥伴們你一言、我一句提供建議後,決定全員協力。督導負責盤點可挹注幼兒園的資源;園長擔任家長與老師間的潤滑劑, 鼓勵家長觀察孩子的身心發展;其他老師與職員則隨時支援。而當天看見事情經過的職能治療師,亦主動示範引導孩子情緒抒發的方式。像是語氣溫柔、態度堅定說明規範;「遊戲時間快結束囉,我們一起收拾玩具」,帶領孩子一起完成任務;引領孩子適當紓發情緒,或是在教室內設置 「冷靜區」,當孩子有情緒時,隨時可以選擇到那裡休息,讓心情恢復平靜。

在全校協力下,琪琪爸媽也比較熟悉園區,常講述孩子在家的情形。觀察到琪琪的發展相較同齡孩童稍慢,在老師的建議下,他們決定去做兒童發展評估鑑定,及時進行早期療育。這也是園區樂見的,單靠老師的力量照顧孩子是不夠的,家長才是最核心的合作夥伴。當孩子朝著發展里程碑前進,家長能同步引導與鼓勵,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能力。而家長的積極合作與正向回饋,也能給予老師莫大的鼓勵。上學期時常哭泣、尖叫的琪琪,到了下學期,情緒的穩定度愈來愈好,也喜歡與園區其他孩子一起互動。

之後我在基金會共識營碰到香香老師,二人聊起那段過往,香香燦笑:「當幼兒園老師真的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的成長又很有成就感。現在只要我遇到難題,會請夥伴來幫忙,因為我知道只要我拋球,一定會有人接住。」
 

老師被照顧好,才有能力去愛孩子

老師照顧孩子的過程,常常承接周遭的各式情緒,但忽略自己的心情也需要梳理、自己也有困境需要被幫助。如果說老師是幼兒成長茁壯過程的夥伴,那麼婉如基金會的同事們就是支持老師的手。

照顧好幼兒是社會共同的期望和責任,基金會將平等、關愛、合作、助人落實到幼兒園的每個角落,在工作團隊的經營上也是如此。為了能系統性的協力園所,基金會副執行長、副主任、督導、研發人員等多位資深專業工作者,透過日常定期與不定期進入園區,協助個別園所與陪伴老師,確保園務運作穩定,並傾全力提供相關資源與支持。

我們相信被愛的老師,才有能力去愛孩子。而團隊互助、陪伴的力量,是撐住老師支持孩子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