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禁止」無法解決問題 「開放」才能培養思考、反省、表達的孩子

作者: 
呂佳旻(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幼兒園部副主任)

 

陽光灑落在幼兒園戶外的泥草地上,一群遊戲中的孩子發出此起彼落的歡笑聲。這群孩子中,一位有著深黑膚色及蓬鬆捲髮的孩子,一眼望去,特別吸引目光。

這天,園區收到一封信。

「他說他想要當一個白白的人。」
「同學說他的臉是大便,他的臉的顏色是大便,他們叫他大便,說大便很臭,不要再跟大便在一起。」

媽媽寫信告訴老師,孩子將這些記在心裡,孩子的心,受傷了。

禁止行為,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面對這樣的事件,你會怎麼處理?多數的大人想必會當眾直接制止孩子的行為:「你怎麼可以這樣說別人,你不可以再這樣說喔!」

如果只制止行為,孩子只學到「老師不准我這樣跟某某說」,而無法覺察為何別人的感 受是這樣?我說的話是哪裡有問題?孩子間的互動關係,也不會因此變好;被當眾指責的孩子,甚至可能產生更多負面情緒跟行為。幼兒園園長說:「孩子可能是不自覺做出 這些行為,他並不知道這是不對的,我若因此當眾指責或提醒他,比較沒自信的孩子可能會害怕表達。若是好勝心比較強的,可能就會用辯解的方式回應,會覺得『你都針對我』那種感覺。」

你也許會疑惑,難道大人聽到孩子這些不適切的語言,就什麼都不做嗎?當然不是。做為大人,我們要從同理的角度先思考:「孩子為何有這樣的反應?」孩子可能是基於對 差異的不理解?或對自己說的話,可能造成的傷害也不理解? 

引導同理與看見,讓孩子從自覺中培養尊重及友善的態度

園長和老師們分析孩子口出惡言的前因後果,是因為孩子們也還在互動與熟悉彼此。因此,在與家長面談溝通後,幼兒園決定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多元文化活動」,藉以讓園區內的孩子們,可以從不同國家、族群視角切入,開啟更多的互動與認識。這一個月內,幼兒園跟孩子一起閱讀及討論三本繪本:《朋友》、《我喜歡我自己》、《我和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大家一起在幼兒園品嚐了日本、越南、原住民、閩南等不同族群的美食;甚至邀請孩子不同國籍、族群的家人們,到幼兒園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生活及語言。

透過提問,我們讓孩子經歷覺察、思考及同理的歷程。

「我們請他分享,為什麼不喜歡被這樣說好嗎?」
「因為那個黑黑臭臭的。」
「那如果別人對你們講那兩個字,你們也覺得黑黑臭臭的,那你覺得好嗎?」
(其他孩子搖搖頭)。

「因為我們只說不喜歡,這樣無法讓別人理解不喜歡的原因,也不容易產生同理的感受。」婉瑜老師考量孩子的隱私及自尊,於是帶著部分的孩子,一起在不被介入打擾的空間,開啟對話與溝通,讓小朋友自己告訴對方「不喜歡被這樣說」的理由。

孩子們的互動,需要大人適時的引導。婉瑜老師說:「畢竟他是三歲小朋友,他想要跟你玩,但他的方式你可能不會很喜 歡。」婉瑜老師分享,他有天看見一位中 班姊姊,主動出手幫助年幼孩子抓抓背的場景,而這一幕恰巧與不久前,老師才剛談過的《朋友》繪本中的場景如出一徹, 繪本中就有一個橋段是「朋友,我可以幫他抓抓背。」

婉瑜老師說:「小朋友可能不知道怎麼跟其他人相處,大人引導只要多一句:『怎麼了嗎?你需要幫忙嗎?』就能引起孩子們注意,並提供相互的幫助。」後來老師在小朋友團體討論的時候,將「抓背」這 件事與大家分享,透過公開讚許孩子的行動,引導孩子們彼此建立友誼。

開放,是讓孩子自己決定答案

經歷了一個月的碰撞與溝通,幼兒園裡沒有再聽見不適切的語言,我們更看到孩子能自信的告訴別人:「我不喜歡你這麼說, 我喜歡我自己。」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我們看見孩子學習了同理、表達感受、道歉與接受道歉。

在開放教育裡,大人觀察、分析孩子行為 背後的緣由,並扮演正向引導的角色。但也要時刻提醒自己,要放手讓孩子犯錯, 陪伴他們從中學習思考與溝通;放手讓孩子看見問題,並陪伴他們確認自己的喜好與選擇。因為這些「做中學、錯中學」的歷程,才是孩子成長的養份。

開放引導的過程,雖然漫長,但更能看到孩子內心的改變。幼兒園搭建互動、看見與溝通的體驗,進而讓孩子產生興趣、 主動探究,經歷犯錯及修正,最終讓孩子思考如何平等對待不同背景、不同樣貌的人。這就是我們要的開放教育學習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