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另一種選擇:「銀髮家事」服務

作者: 
尤敏˙馬告(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家事管理部組長)

 

「70幾歲的爸爸都獨自打理生活,沒讓我操心。有天回家突然發現,怎麼灰塵變厚、走道變窄,房間昏暗下來,爸卻說『還行還行,不用幫忙。』」

「母親習慣搶著照顧別人,滿80歲了,家事還堅持不假他人之手。但最近別說打掃累得要分好幾回,還因爬高摔了兩次,家人都很煩惱。」

這是許多40歲以上中年子女的心聲。

政府因應銀色浪潮,持續擴充長照,而我們仍須推廣「支援長者活力老化」的各種途徑。2016年起基金會將家事服務優先提供70歲以上的銀髮家庭,核心概念在於——若健康長輩能透過精簡省錢的家事服務,盡可能延續自在生活品質;有限的長照資源,將只須集中留給有中、高度照顧需求的人。

今年銀髮家事邁入第七年,有近千家庭正在使用。我們訪談其中幾個家庭,他們的年齡從79歲到90歲,皆為獨居及雙老家庭,服務頻率涵蓋兩週一次、每週一次到三次等。以下,我們將勾勒銀髮服務的樣貌,看看這種服務是否有助於長者自立生活?

協助長輩,而非取代原有的能力

傳統孝道,往往想替長輩服務愈多愈好。我們卻發現,使用銀髮家事的受訪家庭顛覆觀念,長輩都表示他們需要的是「恰恰好的服務」——即便付得起更多費用,也不願意用更長的時數。長輩拒絕放棄仍有的生活能力及樂趣!

「例行清潔、換季收納,我們會委託家管員幫忙;其他像洗晾衣服、買飯、添購日用品,我爸爸都選擇自己完成。我們想自己挑選,而且也是爸爸保持活動外出的原因。」(李小姐)

「我們還健康,像我和先生都不喜歡一直有人在旁邊。會介入我生活的照顧,剛剛好就好了,其他的包含煮飯,我能做的我就自己做。」(張媽媽)

提前適應,也讓子女安心

選用銀髮家事,使用者通常有兩大考量:首先,輕度的家事服務,可降低長輩未來對照顧服務的抗拒;其次,可信賴的對象每週固定出現探望父母,子女更放心。

「媽媽很抗拒外人,我們希望進到家裡的人一定要能信任。(翁媽媽女兒)

「除了做家事之外,你看到有人在,就像有人陪伴一樣。因為一個人住的話,要耐得住寂寞(吳爸爸)

「我不會想等髒了再找人來,我就是要有人和我一樣固定探望爸爸,幫我關心爸爸的情況。」(李爸爸女兒)

當家管員長期熟悉長輩,也能留心長輩的生活起居是否有變化,與子女建立必要聯繫。因此,子女不至於得隨伺在側,也能共同對長輩的身心保持敏銳。

「像前陣子媽媽在家差點跌倒,或進門時特別喘,家管員就會叮嚀我,我回去時會特別留意和檢查家中環境。」(苗小姐)

展望未來

即便銀髮家事對渴望在家自主生活的長者,確實發揮支持效果。但我們也注意到,不少原有運動及聚會習慣的長輩,因體力退步或擔心跌倒,乾脆放棄嗜好,從此整天宅在家「和電視對看」,徒增肌力流失、失智等退化風險。因此,基金會期待傳遞更多健康促進資訊,例如認識政府舖設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輔具資源等,和銀髮家庭積極迎向活力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