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董事長的話 ~ 熱鬧中的寂寞:北歐照顧福利在台灣

作者: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世嘉

 

中央政府一位官員曾對我說:台灣如果有十個婉如基金會,普及的家庭照顧、托育服務就有譜了,惡性少子高齡化說不定就有救了!

我把這當成對基金會的恭維,對好幾千位服務提供者的肯定,但心裡也覺得很好笑。內行的官員知道,家庭照顧跟托育服務最好用婉如的「北歐模式、台灣轉化」來推廣,才不會落得現在黑心食安問題的下場,抓不勝抓、大眾受害。

但所謂北歐模式,其實是政府自己聘用照顧跟托育人員,她們是「公務員」。人民的照顧跟托育服務,在北歐是「政府」捲起袖子自己跳下來做,支持家庭,進而促成大量女性穩定就業。台灣的官員恭維我們的時候,我心想,其實這本來是你們應該做的事啊!

熱鬧中有寂寞

在台灣推動北歐模式照顧福利,是一種「熱鬧中的寂寞」。因為大家搞不懂你在講甚麼。我身邊許多朋友只覺得:「家裡老人、小孩給你們基金會的人照顧,我比較安心,且費用也相對平價。」

但討論到要用「平價+優質」來設計政府的照顧政策時,朋友就跟我辯起來了,而且會堅持:「平價」跟「優質」在邏輯上是矛盾的!直到我說,你之前不是才說婉如基金會的服務,算平價、你也覺得安心嗎?朋友才愣住。

社會肯定我們的服務,「婉如之友」逐年增加。服務提供者願意來接受訓練、就業媒合;使用者之間有口碑,大家願意找基金會照顧自己的家庭、老人、小孩。這是「熱鬧」。

但跟社會各界討論到:政府該怎麼做?台灣托育政策、長照制度如何走向「北歐模式、台灣轉化」?這時就有一點「寂寞」了。

有服務,也有理念

所以,每年此刻,您手上都會收到這本年刊。裡頭有我們精心企畫的專題專訪,每一篇都在向您展示:婉如的「照顧服務」跟「社會理念」,究竟是怎麼連接在一起的?

因為我們知道,每一位婉如之友,對協議書裡的好多文字都有印象(「社區照顧福利服務互助系統」,「平等、關愛、合作、助人」,「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創造共贏」……),但多數人並不確定這是甚麼意思。

我們矢志推動大家按讚的「服務」,也矢志推動能有效改善台灣社會、台灣政府的「理念」。

如此,才有更多人「知其所以然」。政策才可能改變,官員口中的第二、第三,甚至「第十個婉如基金會」才可能誕生。台灣人才可能真正擁有普及的家庭照顧、托育服務。

今年年刊,我們企畫了專題,特別探討北歐的「健康老化」及「公共托育」實務。您知道嗎?協議書上的「平等、關愛、合作、助人」八字箴言,其實出自1928年瑞典首相韓森(PerAlbinHansson)的演說!雖然建構服務有點辛苦、推廣理念有點寂寞,但我們知道,「光說不練」、「光做不解釋」,都無法改變台灣。

瑞典從1928走到現在快要一百年,台灣將會走向甚麼樣的模式呢?歡迎各位婉如之友陪我們繼續走下去,我們還有很多一起努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