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14 個數字 + 1 個關鍵詞 認識彭婉如基金會
對不認識彭婉如基金會的人來說,基金會的服務眼花撩亂!一位在媒體任職的朋友甚至向我抱怨:「你們基金會的『人設』很混亂耶,一下小孩老人一下性別平等,你們到底宗旨跟方向是甚麼?」
這篇短文來負責給大家答案。彭婉如基金會的照顧服務,都是由「人」組成的,所以人力統計應有助於您掌握基金會的服務規模與輪廓。截至 2023 年底,我們共有:
看完以上 14 個數字,還是很混亂嗎?
再用一個關鍵詞來統攝上述服務的基本概念:「北歐經驗,台灣轉化」。
北歐國家在政治學中的特殊地位,是他們龐大的福利國家。且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更特殊的地方是,北歐將大筆福利預算投注於兒童托育照顧及老人支持照顧服務。在女性主義研究中,北歐式福利國家,比西歐、南歐,都更能促進性別平等——因為高度普及的照顧服務,解放了傳統女性的無酬家庭照顧責任,讓北歐國家的女性都可以充分就業,實現女性的就業權及經濟保障。
用簡單大白話來說,就是北歐經驗證明了——「女人要有錢」,就更有機會實現性別平等的社會。而建構普及的(老、小、家庭)照顧服務體系,是讓一國女性全面經濟獨立的大前提。
晚近彭婉如基金會的各項照顧服務,共同目標就是把台灣打造成小北歐。
彭婉如基金會前任執行長王慧珠曾說:「全台每天有幾千名家事管理員在大街小巷中 穿梭......有些人過去一直是家庭主婦,對職場生態已然陌生......但現在他們愈來愈有自信,愈來愈進步,而使用者也因此有了更好的生活品質。」前任董事長劉毓秀曾說:「長年來,婉如基金會致力於研發、實驗、推廣公共托育和照顧方案,一方面為女性創造托育和照顧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以這些服務支持女性安心就業。」
這些話語共同指向一種願景。在小北歐裡,沒有無酬在家、育兒養老、疲憊不堪的孤單女性;在小北歐裡,女人都工作、 都有好的收入;若女人從事照顧工作,那也是有薪水的、有專業的、受人感謝與敬重的工作。
我們的宗旨是用照顧服務打造性別平等的社會。我們的方法,是把世人已知的北歐成功「經驗」,「轉化」到台灣社會之中。
我們的人設,是一個在東亞台灣小島上,做著北歐夢的婦女運動團體。只是運動的方式不僅僅是一般的社運,更是殫精竭慮,經營各式各樣的老、小、家庭照顧方案的服務營運組織。
14 個數字,都是攜手協助彭婉如基金會實現夢想的服務提供者,以及信任、託付 照顧對象給我們的服務使用者。謹以此文,謝謝服務提供者、使用者,陪伴我們築夢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