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他們去過所有的保母家! 訪視輔導員的日常揭秘
「保母關起門來,不知道在裡面幹嘛?」你是否曾聽過這樣的質疑。
但有一群人,他們每天忙碌地穿梭在各個保母家中,深入掌握保母托育地的每件大小事,從孩子的狀況到保母自己與家人的狀態,通、通、要、知、道。
他們是「居家托育服務中心訪視輔導員」。
訪視輔導員的訪視日常
思安來到保母家門前,按下門鈴對講機,「雅婷午安!我是居托中心的訪員思安,今天來訪視,看看你和孩子!」保母應答完,門開啟,上樓來到保母家。
一進門,看見兩位托兒坐在巧拼軟墊上玩 玩具,一位 1 歲 9 個月、另一位是保母 上周通報給居托中心的 6 個月大新收托托兒。思安先稍來問候:「上次聽雅婷說腰 有點閃到,最近有比較好嗎?」坐定後, 思安繼續邊看著孩子,邊向保母了解「孩子飲食狀況如何?奶量多少?什麼時間 吃?備餐時間多久、孩子怎麼安排?孩子 排便狀況如何?洗澡流程如何安排?」保 母一一回應思安拋出的問題,思安紀錄之 外也逐項核對托育空間及孩子狀況,確認保母分享的內容是否符合實際狀況。
「雅婷,那我稍微看一下你的托育環境喔!」思安站起身,請保母帶著他在客廳、廚房、浴室、嬰兒睡眠處觀看。確認傢俱堅硬處都有防撞貼、廚房有圍欄、浴室有止滑、櫃子與門鎖都有防止幼兒開啟的裝置,並核對滅火器以及醫藥箱當中的備品是否在效期內。思安邊看邊拍照記錄。
來到孩子午休睡眠區域,思安看見 6 個月孩子睡覺處有堆放娃娃、厚重毯子和枕頭,保母說這是最近天冷,家長拿來給孩子用的。他順道詢問保母「孩子睡覺會用什麼姿勢?是趴睡還是仰睡?」
保母回答有時候會趴睡。這時思安腦中的警鈴大響。
「雅婷,孩子的睡眠時間很長,因此睡得安全很重要。根據衛福部統計,有 75% 幼兒事故傷害死因是『意外窒息』,其中多數與不安全的睡眠姿勢與環境有關。所以,請將睡眠區保持淨空,讓一歲以下的幼兒 平躺在軟硬適中的墊子上仰睡。」保母現場趕緊調整,並表示會再和家長分享訪員 的提醒與關心。思安也決定回到辦公室後,再多彙整睡眠安全的資訊給保母與家長,讓雙方都能更熟知安全睡眠的重要性。
訪員來到托兒身邊,觀察孩子的發展情形,過程中托兒多次主動向保母撒嬌,托兒對保母展現的信任與依附關係,以及保母對於照顧細節、流程、托兒狀況皆瞭若指掌,顯示保母有善待托兒。
「謝謝雅婷,我訪視差不多了!最後提醒您,每年 18 小時在職訓練,最近課程資訊釋出,記得安排」,「還有,剛剛檢查看到滅火器跟醫藥箱有些用品再幾個月就要過期,記得更新,我會再來確認是否已改善完成唷。」思安訪視尾聲不忘持續提醒,也預告會追蹤未合格之處的改善進度,最後跟保母與孩子道別後,結束今日訪視。
彭婉如基金會自行發展「訪視指引」,致力成為安全守門員,確保風險不漏接
彭婉如基金會承接全台七處居托中心,擁有輔導管理保母二十餘年的經驗,深知品質管理與風險預防的關鍵,首重落實訪視輔導工作。彭婉如基金會參考美國家庭托育評量表 (Family Day Care Rating Scale) 及豐厚實務工作經驗,擬定「居家托育訪視指引」,已成為本會承辦居托中心訪視的主要工具。
訪視不是憑感覺隨便亂看,也並非點到為止,而是有真切的經驗基礎、科學指引作為工 具。透過明確指引指標,幫助訪員詳盡且綿密的掌握保母的照顧狀況,同時也能在互動 過程覺察異狀,嗅出危機警訊,更重要的是早一步採取預防措施。訪員的存在,替家長 在托育品質多一道把關,也支持保母更好的發揮他們的照顧專業。
有任何照顧或托育上的問題,別猶豫,跟居托中心的訪視輔導員聯絡吧!
註 1:目前全台共有 71 處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由地方社會局處委託民間組織承辦。中心皆配置專職訪視輔導員,多具備幼保、社工等專業背景,以非預告的訪視,掌握保母真實的托育情形。
* 本文為綜合本會訪視輔導員經驗後改寫而成,照片之保母及幼兒非本文中之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