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閉幕式:教保服務公共化未來十年願景

閉幕式:教保服務公共化未來十年願景

(2020年9月25日)

劉毓秀:

 

我現在要講公共托育化未來十年的願景,我希望把它講到這不是一個空口說的,而是能夠實踐、應該實踐的東西。我們這麼多年走下來,也比較有把握我們能夠實踐。

 

我們要實踐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要建立平價、優質、普及公共托育制度,並於此基礎上,讓女性、男性、小孩的完整主體性,跟臺灣的主體性同步達成。這一次疫情中,台灣表現好,國際上的能見度大為提升,讓別的國家看到台灣是一個有獨立主體性的國家。但,台灣的獨立主體性不能是空的,而應該有扎實的內涵,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是托育公共化,因為托育公共化賦予女性(母親、托育人員)和小孩自在的生活和發展的空間,也因此讓男性容易育兒、願意育兒,和女性共享工作與家庭的平衡。這樣才能建立堅實的基礎,讓國民和國家一起享有具體、實存的主體性。

 

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無法建立完善的普及公共托育制度,去支持女性、男性、小孩的完整主體性,則意味的是女性、男性、小孩無法過具有主體性的像樣的生活,以致育齡男女普遍選擇不生或少生,而危及社會的存續。
 

2019年聯合國人口基金發表研究報告,探討已開發國家的諸多低生育率對策成效如何。結論是:「與育嬰假緊密銜接且吻合於父母上班時間的平價、優質、普及公共托育,是維持較高的生育率不可或缺的措施。瑞典、法國為其典範。其他各種家庭政策,成效較不明確。」要吻和父母的上班時間,意味著父母都要就業,而父母都要就業,也意味著雙薪+育兒。然後呢,最重要的就是說,在這過程中形成了一個雙親共同育兒、共同做家事的家庭生活模式。在今天,就是要這種性別平等的家庭生活模式,才有可能讓這個家庭還能夠存在,讓社會還能夠存在,要不然就會讓生育率越來越低,最後真的game over。聯合國這篇研究報告,跟社會福利界的泰斗Esping-Andersen在2009年出版的「未完成的革命:如何因應女性新角色」(The Incomplete Revolution: Adapting to Women’s New Roles)一書,論點不謀而合。Esping-Andersen指出,普及公共托育是「因應女性新角色」的必要的國家作為,國家如果不出來建立普及公共托育制度,你這個國家會game over,活不下去,因為你會沒有小孩。在臺灣,女性學學會在1997年就出了《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這一本書,結論就是要讓國家做人民的照顧者,包括照顧小孩和老人。由國家負起照顧責任,就像今天的非營利幼兒園,老師們大部分還是女性啊,也就是說本來是在私領域完全沒有任何權益保障、沒有薪資、沒有勞動權益等等的工作,變成國家的資源所投注的工作,變成正式的工作,有勞動保障等等。讓國家做人民的照顧者,就是這個意思。我在2015年的時候,把20年來臺灣婦運把北歐制度轉化成臺灣制度的相關資料收集起來,呈現完整的過程,包括立法的努力、政府的努力、民間的努力。

 

我們為什麼需要平價、優質、普及的公共托育?臺灣曾經費很大的力氣去解除戒嚴,我們認為這是以往遺留的最不好、最負面的東西。但是,從今天來看,我們會發現,影響更糟、更難破除的,其實不是黨禁、報禁,而是小孩、老人照顧的營利化,尤其是嬰幼兒、幼兒、兒童托育的高度營利化,這會使家庭少生、不生小孩,進而導致可怕的超高速超高齡化。台灣婦運陣營從20幾年前就開始推動托育公共化運動,卻不敵刻板性別角色陣營的雙重私化觀點(母職化+私部門營利化)。今天,表面上看,好像這些人贏了,但這卻是不快樂的勝利,因為結果是家庭、社會沒有兒童啦。聯合國2019年的研究報告為我們指點迷津: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平價、優質、普及的公共托育。什麼是優質?我們先說優質不是什麼,優質不是營利托育業者告訴我們的,以及家長一般認為的「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上」的惡性競爭教育。那優質是什麼?瑞典教育部托育委員會於1986年進行研議,達成共識:托育的內涵應該要引領小孩對於自然、對於文化、對於社會有整體的認識,讓小孩以不同的年齡、在先前經驗的基礎上,來協助小孩感受萬物互動共生的整體性。這是吻合於非營利幼兒園四大核心價值的,要形成一種利人利己,對別人有好處,對我自己有好處,這樣一個知識和社會架構。我們現在的小孩,尤其去私幼或是去明星學校的小孩,都是要追求贏別人,從這個觀點得到的knowledge,是如何贏別人的知識,要把最多的好處放到我自己身上。但是,非營利幼兒園的四大核心價值建構的knowledge,是「萬物互動共生」、「利己=利他」架構下的knowledge,不只要對我自己有好處,也要對所有別人有好處,對整個社會有好處。然後整個的社會要建構在這樣的知識之上,這是很不一樣的社會觀。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將此視為前提,在構思的時候就構思成會利人而且利己,利人跟利己兩者是重疊的。讓幼兒從小在這樣的視野中長大,學習這樣的knowledge,無論對於小孩自己,或是對於社會整體,都是無往不利的。

 

再來,「平價」是什麼?就是在政府資源的投注下,讓家長能夠輕鬆送托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孩。那「普及」呢?就是要讓所有0到12歲的兒童都方便取得公共托育服務。最後,「公共」是什麼?這「公共」很重要,就是政府要負責設置,政府要給予充分的資源投注,然後政府要確實管理,以及允許創新(因此目前的僵化的評鑑制度需要妥善鬆綁)。

 

未來十年實踐之道,針對三足歲到六歲幼兒,就是非營利幼兒園+服務時間符合家長工作時間的公幼,並於未來十年達到所有提供量的七成,所有提供量要佔幼兒的90%以上,不必抽籤就能夠讀公幼、非營利。至於找私幼來做「準公共」,或是補助讀私幼,是否值得做?這從一件事可以看出:歷來有沒有人去向總統說給我私幼?沒有耶。這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舉一個例子,韓國2012年朴槿惠總統宣佈所有小孩讀私幼、私托免費,沒有多少年,韓國讀幼兒園的小孩比例就衝到世界最高,高達95%,而且,0到2歲也超高的喔,57%。但是,2018年韓國的生育率是0.98,2019年再降到0.92,都是全世界最低,比臺灣更低。我要問大家,國家讓小孩讀私幼、私托免費,然後生育率就一直掉、一直掉,為什麼呢?聯合國2019年的報告,還有許多國際大媒體,都有相關報導。他們指出,東亞父母過度投資教育,讓小孩課後補習和上很多的才藝課,爸爸的經濟壓力很重,媽媽就要去接送還要督促小孩,時間壓力也很重,以致韓國實施免費私幼、私托以後,所謂的「免費」,事實上意味著額外的補習、上才藝課程,這讓婦女的就業率和生育率雙雙降低。其間關聯很清楚:爸爸的經濟負擔這麼重,媽媽時間精神負擔這麼重,然後小孩負擔也是這麼嚴,那是小孩應該過的生活嗎?我們昨天不是說應該把童年還給小孩嗎?小孩被剝奪童年,壓力很大,很鬱悶,那個怨氣都發到誰身上?媽媽。所以親子關係很差,壓力很大。Anyway,女性就生不出、養不起第二個小孩,所以生育率就一直往下掉。臺灣要也要這樣做下去嗎?

 

至於0到2歲,應全力發展公共保母,以及公托。這公共保母制度,是婦女團體透過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的前身)去推動的,在準公共化托育上路後,被定位為「準公共化保母」,但其實就是我們推動的公共保母,從2008年起,就由政府負擔部分托育費用,並且編列了每六十位保母一位訪視員的管理人力。現在要做的,就是要讓政府負起責任,未來十年要讓公共保母+公托達到所有提供量的七成,然後家外送托率能夠到40%以上,這樣才能充分實現Esping-Andersen說的「因應女性新角色」,有效解除低生育率。

 

再來就是國小學童課後照顧班,我們過去也推動政府正式立法,廣為執行。國小辦的非營利的課後照顧班,目前總共收托17萬名小孩,現在我們要求翻倍,而且服務的時間要符合家長上班時間,正如課後照顧服務辦法裡面規定的。

 

最後要談支持家庭雙薪及雙親育兒。雙薪意味著媽媽能夠就業,雙薪讓家庭能夠養得起不只一個小孩,這樣才能解除低生育率。而且,現在是就業不穩定的時代,婚姻也不夠穩定,所以有必要雙薪,以便為小孩掛雙保險,保障小孩能有比較好的成長環境。雙薪+托育公共化,能夠讓女性和家庭脫貧,也能夠讓弱勢小孩和一般小孩一樣,從小受到好的教育。這是很重要的,好的照顧、好的教育,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以治本的方式消除可怕的貧窮世代複製。

 

這套政策還有一個面向值得一提,那就是解救男性!去年臺灣男性的平均壽命77.7歲,女性84.2歲, 相差6.5歲。男人一輩子活77歲多,比女人少活6.5歲,多不多?大家拼命點頭,意思是很多。男女平等的北歐國家,女性要撐起半天邊,瑞典、挪威女性只比男性多活3.5年,冰島女性多活3年——我們如果能夠效法這些北歐國家,男性就能夠至少多活3年!這讓一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我,覺得也應該要為男人做些什麼。我想到,說不定是男人受到歧視?因為照顧小孩、做家事、煮飯,這些事情是會柔軟你的身心的。如果讓男人跟女人一起從事家務育兒,譬如說,臺灣男人最大死因——心血管疾病——罹患者馬上就會減少了嘛。

 

所以,今天提出來的十年願景,就是要藉著建立普及公共托育制度,而協助所有階層的女性、男性、小孩建立完整的主體性。剛剛台南慈母非營利幼兒園的分享,讓我們看到,這些最弱勢的、先天弱勢的小孩,我們也要讓他們享有完整的主體性啊。因此我們說,在未來十年,要隨著平價、優質、普及公共托育制度的建立,而讓女性、男性、小孩的完整主體性,跟臺灣的主體性同步達成。我們要一起奮鬥,把這件事情納入未來十年臺灣發展的agenda裡面,agenda,就是要做的項目,我們要讓政府做,也要讓人民知道要做,這樣才能讓臺灣走向性別平等,才能夠讓臺灣走出超低生育率的國家安全危機。我今天引用的聯合國2019年報告,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在哪裡,但是我們需要大家一起去跟社會講、跟政府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