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康健雜誌專訪劉毓秀教授--製造機會勞動老人家,才是新孝道

 

劉毓秀(右一)與父母親   陳昱任 攝 (.jpg)  

台大外文系教授與其父母親

 

 

劉毓秀的故事

   製造機會勞動老人家 才是新孝道

 

 文˙李瑟

 

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1980年代起投入婦女運動,體認到如果把權力輸送到家庭主婦手上,將她們轉變為托育和照顧人員,就能以一種「照顧」的眼光來施政,因為照顧好社區的小孩與老人,社會就穩定。

1996年起,她幾乎年年去北歐取經,體認北歐長期照顧模式經驗,可用以紓解台灣急速高齡化面臨的問題,例如健康促進老人活躍的生活型態,壓縮失能時間,且儘量在地老化(住在自己家裡,又有鄰里互助網絡),直到最後不得已才入住養護機構。並發展彈性、平民、普及的居家服務員制度,依需求每日到府照顧一次或數次。以多元化策略減少重癱與過度依賴外勞、因應大部分老人其實喜歡留在自己家中老下去的實況,以解決父母兒女的金錢負擔、互相歉疚感,以及政府健保與財政的負擔、東南亞國家未來可能停止輸入外勞的困窘。

同時間,劉毓秀也是個中年兒女,老爸90歲,老媽83歲,她與兄弟姐妹討論出一個鼓勵長輩獨立的照顧策略,讓長輩延續獨立

生活技能、快樂人際關係,減少生病風險並延後失能。

所以他們為父母換住有電梯的住宅,靠近她與弟弟家附近,斜對面就是老人活動中心,菜市場、學校操場也在附近,方便父母自己買菜、簡單開伙,中年兒女可以隨時去探望父母,假日則相約一起穿漂亮、逛街、吃館子、談天說笑。

並且溝通兩老對人生要怎麼過的看法。例如爸爸是個興致高的人,晚上十點還出門買晚報、吃吃速食店、欣賞熙來攘往的人群,但媽媽就緊張了,打電話給劉毓秀抱怨「那麼晚了你爸又跑出去了」,她請媽媽抱著「多活一天都是撿到」的豁達心情,不要限制他、嘮叨他,他自由自在、開開心心最重要。

 

要健康老化,不要變成疾病化

她也打探發現早上有人在教拉筋功,就拖了媽媽去上課,幾次之後媽媽跟同學相熟,變成每天早上的運動也是跟朋友晤面,自行開心前往。

這樣每天走路與拉筋,有了報償,有一天媽媽在路邊等過馬路,有輛車竟對著她歪過來,幸好平常有運動,反應快,媽媽本能地用手一推那車,後座力使人朝反向彈開,只有三根腳趾被壓到骨折,因骨質夠,靜養幾個月就恢復活動自如,沒開刀、沒住院、沒開藥不說,醫生甚至連鈣片也不給,原因是老媽沒有骨質疏鬆。「要不是常運動、根基好,現在還躺在醫院裡就糟了。」子女們以那次意外推論,若是一般老人可能就會全身倒地被車子輾過,而造成多處骨骼及內臟傷害。

她還鼓勵爸媽能做的事儘量自己做,但另外請了彭婉如基金會的居家服務員每週來父母家半天,做完老人家做不來的、爬上爬下的、粗重的家事與清潔,每月開銷4400元,擺脫別人家依賴外勞24小時綁在一起且每月兩萬多元的負擔。

相對於一般子女不讓長輩做事,比如子女代填所有的表格、僱外勞餵吃飯、陪散步……,劉毓秀家顯得很與眾不同,以致於有一天,社區管理員看到劉老爸去超市買米抬回家,就打電話給她說「妳太不孝了」。劉毓秀卻說「這才是新時代的孝順之道」,讓爸爸有機會出門不要宅在家裡,且訓練肌力。「我覺得大家要有預防觀念,提供父母保存生活技能與體力不退化的照顧,而不要等重癱了才來談照顧臥床。」

其它「不孝順」的事例,還包括她只帶爸媽看初診,以後複診就要他們自己去,訓練他們坐車、花錢、算錢、找錢、跟醫生訴說狀況、互相討論,因為她發現「每次只要有子女出現在診間,醫生就只對著子女說話,好像老人家是多餘的人。」她不願父母失去社會溝通能力,與社會沒有連結,久了容易孤立、退化、憂鬱。

這些處心積慮其實源自父母定期健檢,長年用心維持正常血壓、血糖、膽固醇等數值,全家人預知父母會長壽,那就要想辦法建立父母活躍、自主的能力與體力,才不致變成「失能臥床的長壽」。

一直想保護長輩,不讓他們做他們本來可以做的事,能力就喪失了。我們平常心,他們才能長長久久延續平常生活」劉毓秀說。

如果健康能幹又快樂的老人家佔多數,那就不需要那麼多的外勞推輪椅,而多用本地的居服員代做難事來彌補;而愈多人使用,讓居服員收入變多,就會有愈多人投入居家服務,形成自助加共助的普及模式,這是劉毓秀的盤算。(版權說明:轉載自 康健雜誌179期)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