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老了,也有不一樣的選擇 ~~以日本小規模多機能照顧模式為例

raku
圖一 RAKU外觀,由一般民宅改建而成

        當家中長輩年紀大了,漸漸需要照顧時,你會考慮怎樣做?如果將長輩送到機構(養護所或護理之家),但是捨不得老人家,而且老人家也不願意,留在家裡終老是大部分長輩的心願。選擇申請外勞(外籍看護工),可是要提供外勞住宿,外勞的飲食習慣和長輩不同,吃牛肉不吃豬肉,還有被偷竊的疑慮若要申請縣市政府的公費居家照顧,核准的時數不夠,服務內容有限如果辭職親自照顧,不只家中少了一份收入,自己還要面對長期的照顧壓力當然也有人使用基金會的居家陪伴服務,但除此之外,身在台灣的我們還有哪些選擇?

        我們來看看日本很有特色的「小規模多機能事業所」,它是日本介護保險發展出的社區型照顧模式。「小規模」,顧名思義就是服務人數少,限定在25人以下;「多機能」就是這裡結合了居家服務、日間照顧與住宿(限57床)等多項服務,且由同一群工作人員來提供這些服務。小規模多機能事業所大多以「中學學區」為單位設立,在社區裡的老人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服務。

raku2  

 圖二 RAKU內部十分明亮

RAKU」(輕鬆)的老人快樂屋

     以曾參訪的小規模多機能事業所「RAKU」為例,它由兩棟外表不起眼、再平凡不過的小平房組成。一棟是日間照顧中心和團體家屋;白天長輩會來日間照顧中心活動,三四點後有的回家去,有的則留宿在這裡。團體家屋有9個房間,也有客廳和廚房,樸素簡單像家的感覺,住的大部分是失智症長輩。另一棟是住宿區,外有片小花園,屋內則有客廳、餐廳、五個小房間、衛浴設備和廚房,完全就是一個溫馨的「家」。依規定必須介護程度3(約中度失能)以上才可以來這裡住宿。如果白天不想出門來照顧中心活動,小規模多機能也能提供居家服務,到家裡協助洗澡、送餐、打掃。

r3  

 圖三老人家寢室,乾淨又沒有味道

        當長輩的家人出遠門沒人照顧時,可以來這裡短期住宿,因為晚上在這裡照顧長輩的人和白天提供日間照顧或居家服務的是同一群人,長輩有熟悉感,自然就有意願住在這裡。一開始這裡的長輩對RAKU的接受度還不高,住宿區的房間常空著沒人住,但現在幾乎都客滿,必須勸較健康的長輩讓給重度失能的長輩先使用。

法令鬆綁,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更普及、更多元

    介護保險實施後老人照顧需求越來越高,為提供大量的服務,雖然日本法規很嚴格,但對小規模多機能的限制卻相對較鬆。例如,以居家服務為例,服務員並未限制必須具什麼資格,而原來法律規定服務員不能陪長輩散步或陪診,但小規模多機能則不受限制。另外,日本一般團體家屋限收失智症長輩,但小規模多機能除失智症外,生病或需要照顧的長輩也能入住家屋。所以小規模多機能服務的人數雖少,但因法律限制較少,提供的服務可以盡量符合長輩期待。現在這種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機構是日本長照的新趨勢。 

改變照顧觀念,讓台灣長照有未來

    在許多高齡化嚴重且長期照顧發展先進的國家,如北歐、日本,都不開放外籍看護工來照顧家中長輩,而是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居家生活輔具使用」、「普及的老人日間照顧」、搭配短時數重點式的居家服務,就能讓長輩得以在家中生活終老。他們強調健康老化的觀念:生命不只是要活的久,更求活的健康、活的好、活的有尊嚴,將終老前生病階段減至最短。他們也認為,人要活就要動,尤其年齡越大,更要讓自己有機會動,只有自己做不來的才需要依賴他人完成,所以大部分使用居家服務的老人是不需要服務員24小時在側。這部分和台灣傳統的照顧觀念差異頗大。現在台灣面臨嚴重的老人照顧問題,我們必須改變長時數甚至24小時服務的照顧觀念,也建議政府對社區小型老人服務機構有更大的開放,台灣的長照才有未來!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