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兩周年記者會大成功!歡迎使用本會居家陪伴員。

謝謝媒體朋友報導,希望我們可以服務更多長者,也讓更多中高齡婦女可以就業,謝謝大家。 以下為各報新聞集合,另外,詳情可至官網http://www.pwr.org.tw/,點求才求職,線上登記尋找居家陪伴員,或是登記培訓。

居家陪伴員 銀髮族身心打氣筒 2008-07-08 中國時報 【朱武智/台北報導】

     五十五歲的小萍剛從貿易公司主管職位退休。大學畢業的她閒不住,換跑道受訓成為「居家陪伴員」,每天上午工作四小時,為八十六歲老奶奶買菜、料理午晚餐、聊天話家常或陪看病拿藥。老奶奶像多了一個女兒,小萍則對老奶奶如親人般照護。       彭婉如基金會昨天公布「居家陪伴方案」二周年成果。小萍是目前二百多名居家陪伴員之一,她們共陪伴三六一個家庭、平均年齡八十一歲的長輩。彭婉如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指出,在台北縣市有一四一名居家陪伴員,其中卅人具有「照顧服務員」資格,可提供餵食、擦洗身體、清理家務、簡易醫療照護等服務。她們平均年齡五十二歲,大專以上學歷占廿三%、高中職卅九%、國中與小學卅八%。  

     王慧珠表示,超高齡或輕度失能的長輩總期待能住在自己家裡,自由自在不受約束;他們不是病人,只是年紀大,提不動沉重的菜籃,家事也不全然都能做。只要提供一些生活協助,他們就能過得安全、輕鬆、快樂。  

     彭婉如基金會也公布一項調查,長期聘用本土居家陪伴服務的首要原因是「長輩排斥外傭」占廿九%,其次為「本國服務員好溝通」約廿%,第三是「不符合申請外傭資格」占十八%

     何以長輩不喜歡用外傭?答案依序為:語言隔閡、不信任、家裡不喜歡住外人。王慧珠說,獨居或白天獨自在家的長輩,除了衣食住行的協助外,更需要有人陪聊天、一起活動,讓長輩不寂寞,也可延緩退化失智的速度。統計顯示,聘用居家陪伴員的長輩,七三%覺得很快樂或比較快樂。

     王慧珠表示,每一名長輩的個性、成長歷程、生活習慣和興趣等都不同,因此居家陪伴員也要「配對」,例如,虔誠的基督徒長輩,就安排同是基督徒的陪伴員;喜歡書畫的老人家,就安排有此專長的陪伴員。小萍喜歡崑曲,老奶奶也歡喜,她們曾一起看崑劇。

本土陪伴員陪說 失智爺爺變聰明

 

 

 

2008-07-08 聯合報 【何定照/台北報導】

「我當他們的腿,他們豐富我的生命。」居家陪伴員秀花說起自己陪伴的「老爺」、「奶奶」,滿臉歡喜;高齡九十五、九十三的「老爺」、「奶奶」,講到秀花也讚不絕口:「沒有她,我們生活真不知怎麼過!」

 

彭婉如基金會近兩年試辦居家陪伴方案,共培訓兩百多名居家陪伴員,她們平均年齡五十二歲,陪伴平均八十一歲的長輩,為長者、長者家屬及中高齡婦女創造三贏:長者樂於有人陪,長者家屬放心衝事業、談感情,中高齡婦女也謀得新職場。 

 

「居家陪伴方案是種互助系統。」彭婉如基金會董事劉毓秀指出,台灣在一九九三年便達到聯合國對「高齡化社會」的定義(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率逾百分之七),全球化經濟又帶來失業潮、低薪化,基金會參考北歐、日本案例,研擬出可使各族群互利的居家陪伴方案。  「老爺」、「奶奶」楊伯伯夫婦,子女都長住海外,身體雖然硬朗,行動卻越來越不便,「要不是秀花,我們根本沒法買東西,怕出門會跌倒。」楊媽媽說,她每早起床就等著秀花來,秀花也非常靈巧,「請她做什麼,她都說好,我家老先生現在都比較喜歡跟秀花講話。」  

 

為罹癌母親請居家陪伴員的洪小姐則說,由於她得上班養家,一開始也是請外勞或看護照顧媽媽,但是外勞有語言隔閡,看護一天兩千元的花費又實在負擔太大,直到偶然發現居家陪伴方案,才終能放下心。「現在媽媽出外有陪伴員陪,我也可安心衝事業、交男朋友。」

 

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指出,陪伴對獨居、罹病、行動不便或輕微失能的長者非常重要,除了生活的實際幫助,更能撫慰心理,他們就曾看過一位失智的長者,在居家陪伴員每天不停跟他講話下,智力程度竟然恢復百分之七十,讓原本難過不已的長者家屬喜出望外。

 

王慧珠表示,目前最多人選擇的居家服務時數是四到十小時,每周光是台北就會接到二、三十件申請,但因居家陪伴都是一對一,陪伴員數量很有限,所以想申請廿四小時陪伴的家屬可能較難如願。洽詢電話:(二)二五二一六一九六。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