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小大公民生活誌vol.1】給孩子的一本書:乖女孩

「這本書是關於自由。關於一個人如何成為完整的人。」⸺林蔚昀
 

去年,我們買了一批《乖女孩》繪本送給所有幼兒園的老師們。這是一個九成以上都是女性的工作場域,幼兒園老師自嘲一路從成長求學到職場都是「最乖的一群」。而當老師和身為家長的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往往也承襲了自身所受的教養觀念,期待孩子「乖巧聽話」。就像繪本裡原本的露西:
 

露西漂亮又乖巧,
而且啊,她還是個聰明的女孩!
......
她完全不吵不鬧!
她好乖,好用功,好安靜,
比平常的安靜還安靜一千萬倍,
甚至一兆倍。
她是這麼安靜,有一天她消失了

在全國園長培訓課中,《乖女孩》的譯者林蔚昀說:「乖女孩不是沒有憤怒,她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她可能會更為壓抑,到最後怒氣燒毀自己也燒毀別人。」

而不只是女孩,也不只是小孩,社會標準常常化身為我們每一個人身邊的老師、伴侶、父母、朋友或甚至路人,他們會說:「不可以麻煩別人!」

「不可以吵到別人」
「要勇敢,不可以哭!」
「這沒什麼好生氣的!」
「不可以跟別人吵架!」
「你好自私,都不為別人著想!」

面對這些束縛著乖女孩的牆,可以怎麼幫她 / 他們破牆而出?或是把牆上的磚頭拿下來一些呢?

那就是尊重孩子(和任何一個人)是一個和我們平等的人,同理他,協助他,而不是逼迫他接受大人(我們)的規則。
露西破牆而出,
木屑四處狂飛,灰塵也紛紛落下。
現在大家都能清楚看到露西了,
清楚到不能再清楚。
露西大聲吼叫,
連天花板都在震動。
「夠了!」
露西大吼。
露西真是受夠了。
忍無可忍的受夠。
大家應該都懂了。

『這個「夠了」很重要,它代表設下界線,為自己發聲,爭取自己原本該有的權利。這是每一個大人小孩都需要閱讀的繪本,讓自己及孩子心中的乖女孩從牆中走出來。』—林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