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家長口述訪談記錄稿整理)
「你的孩子是自閉症。」醫生的診斷宣判在我耳邊響起,我的心擰住了,來不及流淚神傷,醫生專業的聲音,把我的思緒拉回現實,囑咐我趕緊安排孩子的療育課程。
一開始,我拼命為孩子安排滿滿的課程。直到一位治療師提醒我:「家長壓力很大,孩子是可以覺察出來的。」這句話讓我決定放下「早療黃金期」的執著,讓療癒自然地融入日常。就像照顧一株盆栽,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資源跟專業,找到適合他的養護方法。
在婉如x公托,小樂一路成長到今年畢業。每次的親師溝通,老師會清楚說明小樂在校狀況,解釋學校使用的教養策略與成效。老師也非常歡迎我提供更適合的策略。這樣的親師合作模式,幫助我們取得共識,以一致的教養方式引導小樂成長。
每週額外的療育課程,提供的是讓孩子能在真實生活中活用的策略,幼兒園則提供同儕互動的機會還有大量學習刺激。在交互支持之下,小樂從活在自己世界,到如今願意與外界互動,甚至還可以跟同儕吵架,這是他進步的明顯跡象之一。這也說明了老師對孩子的關注,讓小樂有足夠安全感,他才能嶄露豐富的情感表現。
每個家長對孩子考量的角度都不一樣,與其擔心孩子被貼標籤,不如思考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誰能成為他堅實後盾?只要有了持續的陪伴和支持,孩子能夠逐步建立自信,累積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與勇氣。
支持你與你的孩子,比任何一切都重要。
婉如X公托,始終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