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我要工作、追求自我實現,也想享受育兒家庭生活


「我不想因為照顧小孩、家庭,放棄工作。工作不是為了賺錢多少的問題,我想要我的生活有自主性、可以掌握我想掌握的東西。」

晴晴與先生育有三名孩子,持續有就業企圖的她,歷經三次夫家期待而辭職回家照顧新生兒的輪迴中,直到第三名孩子上幼兒園,才開始有穩定工作的機會。

晴晴因著自己的專業,觀察第三名孩子有口語表達緩慢的狀況,為了把握早療黃金期,替孩子申請語言治療課程,只是先生一但請假,就會被扣獎金;自己的爸爸要照顧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媽媽,更是抽不出身;公公、婆婆聽聞此事,則不以為然的說:「小孩是大隻雞晚啼,晚一點就會講話」、「小孩又沒怎樣為什麼要去醫院」。家人的難以支持,讓她只能一肩扛下這份責任。一次覆去翻來的午夜時分,她決定放棄原本高工時、較好薪資的工作,轉而尋找可能得以兼顧家庭的工作。

輾轉來到婉如幼兒園工作半年後,晴晴接到孩子可開始語言治療的通知,但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語言治療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卻也憂愁周間課程,有哪個單位可以接受員工週週請假帶孩子去呢?思來覆去後,晴晴因擔憂增加同事的困擾,幾經掙扎後向園長提出了離職的請求。

基金會督導深知晴晴對工作充滿理想與抱負,入園與她聊聊離職緣由後,主動說明 #婉如基金會 為支持員工兼顧家庭與工作,設置 #育兒友善彈性工作措施 ,並積極協助她進行申請。

晴晴陳述當時心境「過去因為生養小孩好幾次中斷工作……其實我不想因為照顧小孩、照顧家庭又再次放棄工作,工作不是為了賺多少錢的問題。而是我希望生活有自主性、可以掌握我想掌握的東西,如果能兼照顧孩子與工作,我想要申請看看彈性親職假。」沒想到提出申請不久便收到基金會回覆核准的訊息。

不僅是制度性的支持,晴晴也看到園長及夥伴們願意一起協調工作調配,給予她大大的支持,「這裡的同事都蠻互助,不會劃分工作界線,工作氛圍很友善。彈性親職假也讓我找到想要的平衡點。」同時晴晴也調整自己的工作效率,每周四下午,晴晴才終於能無後顧之憂帶孩子去上語言治療課程。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創設育兒友善彈性工作措施,#建構友善育兒的職場 #籲請勞動部儘速通過彈性育嬰假,#協助勞工兼顧育兒與工作更easy #三八國際婦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