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給家長的合作指南 5 Tips,成為居家托育人員的育兒合作夥伴吧!

作者: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家托育部 研發專員 黃喬鈴

 

「與保母合作不是一、兩天,而是一、兩年或更久。合作的開心、愉快,才會走得長 遠。」——米媽

網路上,不乏給家長的「挑選保母教戰手冊」,但這篇文章不一樣,我們想從平等合作 的角度,跟家長聊聊,如何與保母成為育兒路上的好夥伴! 以下訪談兩胎都送保母的家長,替大家整理出與保母合作的五大指南,Let's GO !

Tip1.找保母前,先認識「居家」托育服務

受訪者米媽建議:「找保母前先做功課,避免因想像落差,而對保母有過多不必要的質疑」。究竟「居家托育」是什麼?

1.是家,也是托育地:

保母家是日常生活空間,也是提供照顧服務的環境;家,會有人, 保母也有家庭成員。而這些,政府都有相應的安全檢查與規定:

  • 環境安全:托育地每年都需接受安全檢查,確認符合標準。
  • 同住成員:保母同住成員背景都需通過審核,確認無違反法規。
  • 訪視輔導:居家托育服務中心不定期訪視保母家,把關托育品質。

2.是混齡、小規模照顧:

保母多為混齡照顧,依專業能力,收托 2 至 4 名幼兒的保母大 有人在。混齡讓孩子的角色「動態」發展,過去是被照顧的弟弟妹妹,長大後成為懂 得照顧他人的哥哥姐姐。與不同年齡層孩子相處,讓孩子有學習、模仿的對象,生活 自理、語言發展、合作分享的能力都能快速成長!

 

Tip2.與保母合作,「交接」是基本功

育兒的漫漫長路上,從白天到傍晚、平日到周末,家長與保母每天都在相互接棒。

大人之間接得好,給孩子的照顧就會好。但,到底要交接哪些東西呢?

1.交接作息時間:

「孩子在保母家好像特別乖?」關鍵在於,保母會依幼兒年齡擬定作息表並彈性調整。規律作息幫助幼兒穩定情緒,讓照顧者即時 察覺異狀。因此,鼓勵家長詳細紀錄 幼兒生活作息,勤與保母交接配合。

2.交接照顧物品:

送托前,家長與保母須確認哪些東西是家長自行準備,例 如:奶瓶、奶嘴、尿布、衣服等。合作後,建議雙方設定一個「補給時 間」,確保孩子需要時,保母能隨時 提供。

3.交接好孩子:

家長與保母的合作目標 是共同育兒,因此,彼此將孩子「交付」與「接回」很重要。尤其當孩子有特殊狀況,例如:身體不舒服、情緒不佳、受傷等等,請如實告知對方, 讓彼此有充足的準備,因應照顧。

Tip3.「準時接送」是原則  提早延後一定「提前說」

 

「收托時間彈性」是保母托育的優勢,對平日忙碌穿梭於職場、家庭的家長來說,光通勤上下班、接送孩子,就被壓得喘不過氣了。與保母合作較能討論送托時間,讓家長有更多餘裕。

但,保母的彈性不等於隨時待命!保母也 有自己的生活與家庭,因此家長準時接送 很重要。此外,提早、延後接送也務必「提 前告知」。彼此互相尊重、體諒,才能合 作得更愉快!

Tip4.面對疑慮,先了解狀況, 不隨意責備

 

 

「安全」絕對是照顧服務的最高指導原則!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磕磕碰碰在所 難免,此時重要的是,雙方討論出避免風 險的方法。

家長若有疑慮,第一步可先了解狀況,而非對立指責,當雙方以理解、合作的心態出發,反而能進一步討論如何適切回應孩子的需求、調整彼此的照顧方式, 將危機轉化成照顧者與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

Tip5.避免讓保母「唱獨角戲」,適度回饋,一點一滴累積信任

 

 

看到這裡,你應該可以深深感受到,「尊重、誠實、勤於交接」是雙方順利合作的重要元素。通常保母會善用 LINE、APP、寶寶日誌等工具,作為交接平台,當你感受到保母的用心經營後,若能給予相應的回饋,對保母來說不僅是最棒的肯定,雙方也更能累積對彼此的信任!

跟著「與保母合作五大指南」走!期待每一位家長都能跟保母合作的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