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母及社區托育

隨著婦女就業比例增加,托育的問題愈趨重要,找到「好」保母,是大家共同的心願。為滿足社會上的托育需求,並鼓勵婦女二度就業,彭婉如基金會開始有「社區保母支持系統」的構想。於1999年起在社區開辦社區保母培訓班,招募社區有意成為保母的婦女,訓練她們成為專業的好保母,並確實做好篩選與把關的工作,讓家長在居家附近就可以找到安心專業的保母,免除托嬰時的路途奔波以及對不當托嬰的焦慮。 基金會也致力於將此理念推動為國家政策。2000年兒童局「社區保母系統」建立,彭婉如基金會及台灣公共托育協會目前在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等縣市,接受社會局委託建立支持系統,建構保母人員的輔導及管理基礎。社區化的保母支持網路,使社區成為一個大搖籃,不僅提供婦女就業當稱職保母的機會,並讓幼兒的母親沒有後顧之憂,也是女性成就的搖籃。2016年起,「社區保母系統」更名為「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持續為親子、保母提供支持服務。

繼續閱讀

預約登記

家長透過網路或電話向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登記

確認需求

工作人員收到登記預約後,會再次向家長確認需求,並開始協助媒合轉介

接觸溝通

家長親自與托育人員接觸,溝通托育理念與需求,再決定雙方是否合作

簽訂契約

確認雙方合作意願後,家長與托育人員簽定托育契約,並回報給中心

開始送托

開始送托後,中心將由訪視人員定期訪視,關心托育狀況

服務簡介

 

隨著婦女就業比例增加,托育的問題愈趨重要,找到「好」保母,是大家共同的心願。為滿足社會上的托育需求,並鼓勵婦女二度就業,彭婉如基金會開始有「社區保母支持系統」的構想。於1999年起在社區開辦社區保母培訓班,招募社區有意成為保母的婦女,訓練她們成為專業的好保母,並確實做好篩選與把關的工作,讓家長在居家附近就可以找到安心專業的保母,免除托嬰時的路途奔波以及對不當托嬰的焦慮。 基金會也致力於將此理念推動為國家政策。2000年兒童局「社區保母系統」建立,彭婉如基金會及台灣公共托育協會目前在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接受社會局委託建立支持系統,建構保母人員的輔導及管理基礎。社區化的保母支持網路,使社區成為一個大搖籃,並提供婦女就業當稱職保母的機會,並且讓幼兒的母親沒有後顧之憂,也是女性成就的搖籃。

很多人知道彭婉如基金會有居家服務,但卻不知道彭婉如基金會有提供保母服務方案。事實上,在1998年基金會便與台北市的社區協會合作培訓保母,成立社區保母系統(國家制度前),並在2000年催生出保母管理的國家制度「社區保母系統」;2016年起,更名為「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持續為親子、保母提供支持服務。

彭婉如基金會發現許多新手爸媽,為了找尋保母而苦惱,而保母們則為了托育新知與制度而疑惑,為了讓網友使用更方便,我們在2008年特別成立「保母&家長資訊網」,為各位爸爸媽媽推出線上保母搜尋系統,希望能讓大家能更方便使用這個網站,更快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我想更了解「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原社區保母系統):有妳真好紀錄片

 

 

在宅保母優勢

以在宅居家保母為例




工作面向

優勢

劣勢

工作自主性

  • 高度自主性:能自行安排工作時間與接案模式,實現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 實現專業理想:可依自身的照顧理念與專業規劃托育空間與工作流程。

  • 彈性休息時間:合作結束後可自行安排休息空檔,例如2-3個月的空窗期以調整身心狀態。

  • 拓展人際關係:能認識來自各行各業的家長,成為育兒路上的夥伴,建立深厚友誼。

  • 獨立作業:多數時間需單獨執業,無法享受團隊合作的分工與支持。

  • 缺乏公司福利:沒有受僱員工的福利,例如尾牙、抽獎或團體活動等

薪資

  • 收入成長空間:穩定收托工作上手後,可收托3-4名有優渥收入。

  • 收費項目透明:各縣市皆訂有應收得收項目,有得依循。

  • 收入全拿,不會被抽成:托育費用即為全部收入,無須擔心被抽成,自己就是老闆。

  • 收入會受空窗期影響:就業前期,口碑尚未建立前,需自行開發客源,若發生空窗期,可能影響收入穩定。

工作地點

  • 兼顧家庭與事業:在家工作免通勤,可同時照顧自己家庭與托育需求,達到雙贏。

  • 場地要求:需有住宅或適合的租屋空間,並自行規劃托育空間,前期投入成本較高。

  • 空間影響生活:居家空間即托育空間,可能影響同住家人的生活作息。

就業前景

  • 廣泛就業機會:處處有托育需求,無論在哪個縣市,皆能快速開始工作,具高度流動性與需求穩定性。

  • 無明確升遷位階:工作性質屬獨立運作,較不像一般工作有明確的職位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