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手居家托育人員的合作指引——信任萌芽五階段,與家長邁向穩定合作關係

作者: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家托育部 研發組長 李庭欣

 

最近,愈來愈多的新保母加入居家托育行列,為這個領域注入新活力。對新手保母來說,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讓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

「家長問我好多問題,是不是不信任我?」

「我這麼認真托育,但家長好像還是不放心......」

不擔心!我們找來四位資深的居家保母,分享他們與家長建立信任關係的五大階段,一 起來看看資深前輩怎麼與家長,從陌生走到穩定合作吧!

階段一 相遇

首先,讓我們談談保母與家長如何「相遇」,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在茫茫人海中, 如何找到適合合作的家長?以下是學姊們的建議:

1. 多管齊下,機會無所不在

家長尋找托育服務的管道不勝枚舉。從正式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到個人網絡、臉書社 團、私人網站,甚至是左右鄰居、巷口的水果攤、文具店等,都是找家長的機會,不同 的管道有不同的可能性,建議你多管齊下!

2. 開誠佈公,打造信任基石

相遇後,通常會使用通訊軟體或電話進一步跟家長談合作,此時,除了向家長說明你的 服務內容外,也可提及自己的「期待或限制」。例如「你有接送自己小孩的需求,因此 無法提供延托服務」或「家有養寵物,會如何做到托育安全與環境清消」等,供家長判斷。

此階段誠實坦率地溝通,讓資訊充分交換,有助彼此找到合適的人。別等到談合作細節 時,才一一說出自己的限制唷。

 

階段二:面談

到了面談階段,通常保母會與家長約在托育地,不僅能讓家長瞭解環境,保母也能展示自己的專業。

面談時,家長較常關心孩子在保母家的 飲食、活動、睡眠等安排。面對這些問題,學姊們普遍的心得是:讓家長親眼 見證,比起說出一口好話,更能贏得信任。

1. 創造機會,讓專業被「看見」

學姊分享兩個策略:

(1) 提供與托育相關的資料,讓家長更認識你,包括:
  • 資格證明文件:居家托育登記證書、學經歷證明及在職研習證明等。
  • 照顧規劃:作息表和適齡適性活動規劃等。
  • 照顧情境照:副食品、教玩具和實際活動照片。
  • 合作細節:托育時段、收費標準以及其他合作協議。
  • 其他用於證明照顧品質和專業的文件,如家長推薦信等。
(2) 提供合適的教玩具,增加與孩子的互動:

你可以依孩子月齡準備教玩具, 現場操作,除了展示你的親和力,還可以觀察孩子的發展狀況,給予回饋並與家長討論,展現專業度。

2. 介紹環境,也要介紹同住家人

托育地可依孩子的月齡佈置,讓家長身歷其境,感受孩子未來的生活空間。此外,托育地也是孩子未來生活的「家」,介紹同住家人也很重要。畢竟,托育除了有保母照顧外,還會有保母全家人的關愛。對家長來說,了解越多,就能越放心。

3. 給彼此考慮的時間,別急著做決定

面談結束後,不一定要當場簽約。有時候,家長需要思考,也需要再與其他家人討論,因此,讓家長帶著資訊回家,靜下心來好好考慮再做決定是很重要的。 總之,送托不是「衝動購物」,想清楚再做決定。當你們確定合作後,就可以進入下一個步驟,簽約啦!

 

 

 

 

 

階段三:簽約

通常面談時,就會談妥合作的種種細節,例如:送托時間、費用等。正式簽約前,建議先將托育契約提供給家長,有問題可提前討論。正式簽約時,最好是面對面,逐條逐句的檢查合約內容,雙方確認無誤後再簽名。最後雙方各保留一份正本,才算是完成簽約。

階段四:簽約後,保持聯絡

簽約後,就沒事了嗎?錯!學姊們分享,這時候才是需要與家長密切聯繫、開始建立「共同養育」默契的時候。

你可以善用通訊軟體的便利性,提供育兒 資訊,關心家長的育兒狀況,同時也歡迎 家長隨時發問。這樣做不僅能和家長建立 良好關係,關心孩子的發展與飲食狀況, 知道孩子現在是學爬或學站,正式收托 時,就能更得心應手。這些過程,無形中 都是在與家長培養「共同照顧」的合作默 契,持續積累信任度。

 

階段五:送托後,主動分享

通常,孩子剛送托的前兩週是家長的「焦慮爆發期」。這時候,可透過分享照片、 影片,讓家長知道「孩子很好,不用擔心!」陪伴家長放下焦慮,找回安心。每 日接送時,不妨主動分享孩子的狀況,提前回答家長可能有的疑問。對於家長來 說,每一個小細節他都想知道!

當你發現家長不再緊張地「秒讀」訊息時,或許就代表你們之間的信任已經漸漸 穩固起來了唷。

信任得來不易,除了善用技巧,更重要的是認真、負責任的提供專業照顧,努力經營和用心托育,信任的種子才能在合作關係中慢慢萌芽、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