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是一種態度—居家陪伴使用者眼中的居陪員

 

高齡化與長照是目前的發燒議題,也是許多家庭正在面對的問題。到底什麼樣的照顧形式對長輩比較好?什麼樣的照顧可以延遲失能、失智的惡化?許多民間團體與學者專家嘗試提出不同的解方。而婉如社區照顧福利服務系統中「居家陪伴照顧」服務,自2006年開始提供服務,在內容或形式上顧及照顧提供者與使用者雙方的需求,以彈性與多元著稱。這幾年來,累積了許多來自使用者的心得,從被照顧者的兒女的角度來看,他們眼中的稱職的居家陪伴員,除了身體照顧、安全維護和協助食衣住行之外,還能帶給家中長輩哪些不一樣服務,以下讓我們分享居家陪伴方案使用者的使用心得。

 

上天派來幫助我們的天使 – 居陪員 陳瑞照,2016年天使獎得主

 

  謝謝彭婉如基金會的協助,媒合了一位敬業的居陪員--陳瑞照,讓我的母親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

  母親於2015年2月肺炎氣切手術出院回家後,瑞照於3月開始照顧母親。母親的身體很脆弱,需要隨時注意呼吸,翻身、餵食以及清潔。瑞照直至現在,沒有一次疏忽母親的需要。家裡已請了2位外籍看護工,日夜輪流照顧,人力本應足夠,但我覺得瑞照給予母親的,是外籍看護工無法取代的。 因為瑞照除了上述基本照護工作,更盡全力嘗試藉由語言和音樂給予母親復健。她自費買敲擊樂器玩具,希望刺激母親手部運動,為了讓母親練習口部發音,她買了喇叭和吹泡泡器。

  2016年3月因為家裡後巷下水道工程,我們暫時搬到陽明山山上,瑞照每天花2小時上山,2小時下山,我們除了感激還是感激。她對我們而言是上天派來幫助我們的天使。

  謝謝您們,謝謝瑞照。

(文本由使用者鄭小姐提供)

 

 

居家照顧融入家庭,照顧家母如至親 -居陪員 洪秀美

 

洪秀美自民國101年9 月24日開始服務年近90歲的家母,家母於民國95年時罹患罕見疾病脫髓鞘神經炎,導致當時四肢無力,經多年治療與復健始恢復行走及手部功能,但隨年齡退化逐漸失去原有家居處理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幸好秀美來家中開始服務後,工作日白天陪伴母親,藉由話家常之機會刺激母親言語與記憶;陪伴母親散步活動筋骨,並就三餐觀察母親喜好,選擇均衡食物,保持家母康

 

 

 

 

 

 

 

 

 

 

 

 

了不起的綠手指,園藝治療失智母 -- 居陪員楊碧珠

碧珠來我家幫忙一年半了,對媽媽助益良多!

  媽媽有失智,常常會忘記做過的事情;自從父親過世後,她就更安靜、更不愛說話。碧珠來到我們家照顧媽媽,她陪著媽媽看電視,每每會引導媽媽討論劇情,這時媽媽就會有所回應;就連服中藥時,中藥的口感問題媽媽也會表達給碧珠知道。我自己都會覺得,媽媽和碧珠說話的次數比我這個女兒還要多。碧珠膳食手藝一流,我們母女吃得很開心。她的負責態度讓我這個女兒十分放心把家交給她。

  碧珠還有一項創意我驚豔。家中前陽台原本只有我種的玫瑰花之類的盆栽;但碧珠會利用陽台的剩餘空間,帶著媽媽種地瓜葉、九層塔等葉菜類,等熟成後再入菜;她積極引導媽媽參與生活,這就是園藝治療。我要稱讚碧珠真是了不起的綠手指!

 

(本文由使用者趙小姐提供)